“其实精神疾病离我们并不远”,这是记者在采访哈医大精神科主任医师胡建教授反复强调的观点。据资料显示,在现代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有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人格缺陷或习惯性不良行为。因此,心理疾病就像感冒病毒一样潜伏在你我身边,正确的认识、预防、治疗它,这才是科学明智之举。
就诊人数是五年前的四倍
据胡建教授介绍,大概在五年前各医院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心理咨询等相关的门诊,每天仅接待患者人数仅为15-20人。而现在仅胡教授每天门诊量就多达70-80人,另外心理咨询门诊每天两个医生出诊,目前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患者已经排到两个月后。胡教授表示,就诊人数多并不代表患者真的有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卫生的健康,随着外界的各种压力导致需要医生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严重心脏病原是心理作怪
林先生29岁,在结婚当天突然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强烈地跳动起来,仿佛随时要跳出来一样,胸口发堵,头晕、喘不过气来,伴随强烈的恐惧,浑身大汗,好像随时都会窒息而亡,家人立即打电话到急救中心呼救,医生赶来时,他的症状却突然消失了。医生为他做了体检及心电图检查,没发现任何问题。没想到,恶梦就此开始,此后的一年多,上述各症不定时地出现,每次都“来无踪,去无影”,平时整个人变得心烦意乱、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经人介绍硬着头皮来到心理科门诊。很快林先生就得到确诊,他患的是惊恐障碍。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不下少数,据胡教授介绍,就诊患者中69%的抑郁症病人首诊是在非精神科进行的,11%的患者否认自己有心理问题。
身体疼痛易引发心理疾病
睡眠差,胃口差,之后渐渐出现心慌心跳,老觉得胸口像压着一块石头,不管吃什么下去,一会儿就觉得顶到喉咙口,而且老出现嗳气。这是看上去和善开朗的55岁的张阿姨向医生主诉的病情,并且她已经多次到心内科、消化内科就诊。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面,她在消化科住了3次院。她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为此,消化科医生请来了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在医生的建议下,张阿姨从消化内科转到了神经内科。胡教授说,像张阿姨这样出现睡眠障碍,胃肠功能障碍等症状是心理疾病造成的。患者可出现心慌、血压高等症状,易被误为心血管疾病。也可出现胃痛、便秘、腹泻、嗳气等,这时又常被误为胃肠道疾病。还有的女性患者会月经紊乱甚至停经,被误为妇科疾病。
胡教授指出,其实,国外有统计显示,一个人同时出现的躯体不适症状超过4个,那么他(她)就有20%的可能性合并有情绪障碍,而躯体不适症状超过8个,那么60%-70%合并有情绪障碍。
服药加心理疏导可治愈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疾病无须吃药,只需进行心理治疗就可以了。”胡教授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像抑郁症发病严重的时候,很多患者会产生自杀的念头,而及时服药可改善患者神经递质的功能,同时改善神经内分泌,这对于缓解急性期症状非常有帮助。需要提醒的是,在治疗过程当中,有些患者不能忍耐服药出现的副反应,这时医生和家人要进行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