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关系中的动物,如果要看清一个人或者说如果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他(她),必须把其放到人际关系的脉络中来考量。
今年上半年,在中德班高级组的培训中,加入了团体心理体验的内容,让我感触很深,至今回想起来颇有些意味。
一次是因为我在小组里的几次缺席,德国老师就带领大家谈当团体中有的成员不在的时候,其他人的感受是什么?于是,很多组员就反馈了他们当时的内心体验。
有人说:小组就如同一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只要他(她)的存在,无论他做些什么和不做些什么,都会对其他的成员有影响;有人说:我很喜欢大家都在的那种感觉,心理很踏实;还有的人说:当某个人离开的时候,我感到很愤怒;还有的人说:我会感到被抛弃、很悲哀;还有的人说:我不愿意想这个问题,我想逃避。总之,很多人都分享了当团体中有人不在的时候的内心感受。
这个讨论也让我有机会对自己也做了自我分析:我知道,这些都不是针对我个人的,而是每个人内心不同的投射。虽然现实层面上我有很多更需要我做的事情或者更重要的工作,但这些也许并不是真正的理由,那么,真正的理由会是什么?这让我联想到,其实,我的内心也是很怕别人离开的,尤其是生活中重要的人;记得小的时候,爸爸是个军人,常年不在家,每年只有一次回家探亲,而且休假期间,无论家里处在任何状况,只要部队一个命令他立刻就返回部队,童年的印象中,爸爸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在当时,早期是三年自然灾害后来是文化大革命,在我们这样既有“地主”又有“历史反革命”的家庭,我们会有很多的恐惧和无助,试想,那时我们是多么的需要爸爸、需要他的保护、需要他能留在我们的身边,所以,童年我最怕的就是爸爸的离开;我不知道这些是否也影响着我的现在,也许是我害怕最后被丢下的感觉,于是选择了提先离开,来避免童年时那种被丢下的感觉。
人总是这样,用一些方式或模式来避免或者替代那些有可能发生的某种痛苦经历的再现。
这样想了以后,我发现:每次中德班的培训我都不能安下心来全程出席,也总是来去匆匆,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我从不参加培训最后一天的课程。所以在这次培训的最后一天,我选择回到了小组里;当然,组里的同道们也给予了我热烈的回应,甚至有好几位在他们最后的分享中说:今天我非常高兴,原因之一是看到了孟老师,而在昨天还听说她请了假不能来…
我想在任何的团体中或关系里,个人的来或去从来都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
第二次,我被触动的是小组中两个组员的互动片段。
小组的里的两个组员总好象是在较劲,终于有一天开始公开化。组员A对B说:我总是感觉你在自我表现、出风头,这让我很不喜欢。组员B立刻回应A说:我感觉你象我的姐姐。A由此反思了自己。A说:确实是这样,小时候在家里跟妹妹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竞争关系,我们都想争得父母的宠爱。我被她们真诚的话深深地触动了,立刻也联想到了童年我和妹妹的关系,不禁泪流满面。
我分享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我和妹妹相差2岁,小时候,她长得非常漂亮,惹人喜爱,她的出生吸引了很多母亲的关注和呵爱;我只能通过做到更好来赢得父母,于是,我成为家里最听话的孩子,一切遵从父母的意愿,一切中规中具、按部就班,我成功了,也确实得到了很多父母的赞赏、关注和爱;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对于妹妹,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丝丝的歉疚,我想,正是因为我的听话和优秀,无形中增加了妹妹的压力,更多的时候,她选择了叛逆的方式来示意与我的不同,并吸引父母的注意,当然,也给她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我会内疚,以至于现实生活中,当我听到一些赞扬的时候,总是会多少感到一些不自在,这也许就是内心深处残存的对于妹妹歉疚所致吧。
人的作用总是在关系中体现,系统中有人做的太好,就会让其他的人显得不够好;有人做的不好,就会衬托出其他人的好,彼此相互影响,循环因果。
人是由潜意识决定的,很多潜意识透过情绪驱使我们做出很多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的行为,这些情绪往往是早年生活的经历在我们心灵上留下的未了情结,而当我们识别了那些影响我们的情感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会变得更清晰,生活会变得更真实、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