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宅”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群中尤其流行。“我很宅,但我并不孤独。”这是笔者在采访一些“资深宅男宅女”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宅字当道”,固然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然而,人明明是社会动物,为何发展到现代文明,反而个个更乐于“养在深闺”、离群索居?
不容忽视的是,在“宅居”生活背后,所凸显的浮躁的社会生态、不当的教育理念、扭曲的人生价值观等一系列深层问题。某种程度上,“宅”现象折射的也是一种“时代病”。
社会流行“宅”生活
“干什么都联想到网络,即使没事做也经常挂网上”“各大购物网站的忠实客户,快递对你家地址很熟”“书桌上方贴着这一带所有餐厅和超市的外卖电话”“不愿遵守固定作息时间,体形要么偏胖要么偏瘦”……
近年来,“宅”字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异军突起,有网站于是对“宅男宅女”们的共同特点作此总结。
“宅男”、“宅女”的说法源自日本,原指热衷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等的人。作为舶来品,“宅”的含义在中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宅”即是“家”,“宅”一族指那些喜欢待在家里,不愿外出社交或工作,依赖电脑和网络生活的人。
“每天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就‘宅’在家里,上网、看电影、听音乐,朋友可以通过电话联络,吃饭叫外卖,买东西靠快递。这样的生活感觉很放松。”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一的小黄说。
小黄在北京买了房子,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时候一连宅好几天,突然出门后话都不会说了。”
2008年,有媒体调查显示,在4610名参与者中,56.9%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据了解,“宅”一族的年龄跨度在“70后”至“90后”之间,社会职业以白领和大学生居多。
在天涯论坛,有网友不解地问:“为什么大家都选择在房间里宅着?就算孤独得发了霉长了毛,也还是宅着?”
这个帖子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
以网友“微凉”为代表的“支持派”说:金钱诚可贵,房车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外面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不如一个人在家,安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留下时间多思考,感觉生活更充实。
以网友“reg”为代表的“反对派”则认为:缺乏人际交往脑袋会变得迟钝,年轻人应该从自己的房子里面走出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只有跟外面世界融合,对身心健康更好。
因何而“宅”
面对疑问,笔者调查发现,“宅”的原因不外乎三类:一是城市里生活成本过高,二是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社会效应,三是社交障碍。
“在北京出趟门,又是公交又是地铁,把人挤成相片儿不说,没有半天时间还回不来。有这功夫,不如在家上网,足不出户览尽天下事。”小黄说,“大城市里,出门就得花钱,外出对学生而言成本太高”。
在“宅”一族中,抱有小黄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寒流”下,不只大学生,一些白领阶层也甘居家中,做起了“宅男宅女”。
“前段时间同事给我介绍男朋友,大家约好在亚运村见面,结果我光打车就花了80多元。”25岁的贺星羽在大望路一家公关公司上班,虽然内心很传统,但她最近打算“潮”一把,“我有朋友通过婚恋网站认识了一家公司的运营总监,两个人现在感情很不错,所以我也想试试网络相亲。”
而网络经济也给“宅”创造了可能。随着网络购物的日益兴旺,一些白领干脆辞掉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自己在网上开店做起了老板。一个淘宝网上“三钻店”的店主告诉笔者,随着信用等级越来越高,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星期大概能有两千元进账。
据笔者观察,前两类“宅男宅女”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朋友圈。他们之所以“宅”,完全是为了追求放松的生活,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孤僻、怪异使然。相反,他们大多性格外向、能说会道,即使“宅”在家里,也不会和周围失去联系。而且他们大都有一些兴趣爱好,热衷于参加网络上的一些小团体,甚至相约一起追星、郊游。
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类“宅男宅女”在社交能力上确实存在障碍:越恐惧和人打交道,越不愿走出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越差。
“现在有的学生很茫然很空虚,不知道如何打发自己的时间,又不想静下心来学习,所以每天都在上网。聊天的、看电子杂志的、玩游戏的,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对,但就是给自己找借口放纵,说到底就是心态比较浮躁。”武汉某师范院校辅导员罗薇说,“其中还有一类学生比较单纯、很重感情,心地过于善良。这种学生的人际交往经验少,很容易上当受骗。”
人该不该“宅”
“宅”现象的形成有其时代性,又有其特殊性。时光追溯到3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成年人每天待在家里,没有谋生的工作,可以依靠什么生活;一个人,除了书信,再无法与外界往来,他的精神世界将会多么单调和孤独。
一方面,身处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即使不当作家,我们也可以待在家里赚钱,美其名曰“自由职业者”、“给自己打工”;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另一端刚刚发生了什么;再也不必翘首企盼“鸿雁来书”,网上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立刻让人进行视听全方位交流。
另一方面,值得反思的是:既然网络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为什么在“宅”一族中,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却占了最多的部分?
当然,我们可以回答,网络闯入普通人生活是从这群人开始的,所以他们最先也最容易被改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恰当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了并不正面的角色。
首先,从70年代开始,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诞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用语里才开始出现“小皇帝”、“小公主”的说法。家庭几代人的溺爱,导致这个群体的自我中心,即习惯了一个人的享受,而比较缺乏和许多人交往时需要的宽容和付出。
其次,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是在70年代,这个年代开始做父母的人,对于“高考改变命运”的感受相当深刻,而且随着高考“指挥棒”的强化,80后、90后父母们对此话更是笃信不移。学校里“分数至上”,教育人才评价指标单一,导致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呼声得不到重视,情感教育比较缺乏。
最后,现代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青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在拜金的思潮下,年轻人对价值的定义过于单一,认为有钱就是成功,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其它责任。而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一夜成名的故事,也为本应拼搏和奋斗的年轻人树立了极不健康的榜样。
有专家认为,适当的独处和放松是必要的,但是凡是应有“度”,不应为了追求个人的享受而放弃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人类的本性就是群居动物、社会动物,过分的“宅”,或许能满足物质需求,但不利于长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还有高校老师呼吁,大学生不要再“宅”了,应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积极地“走出去”。
“暑期社会实践,很多是文理院系合作,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一起。还有一些单位的实习,或者结伴外出旅游,参加这些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帮助都很大。”罗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