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举一个例子:一个叫杨凡的职业经理人,被一位民企老板高薪聘请去做企业老总,当杨凡这个“武松”大刀阔斧地完善机制、整治弊端,把公司各方面规范得差不多后,利益受到损失的“西门庆”和“潘金莲”们不乐意了,他们合起来抵制“武松”,这时,“王婆”猎头公司出面,替公司弄走杨凡。当然,杨凡不会没有去处,猎头公司会安排好一切。
杨凡属于职业“恶人”。而盛产“杨凡”的岗位还有:负责绩效考核、考勤、招聘与解聘的HR、部门经理(中层干部)、助理、秘书以及职业经理人。
公司有时也像家一样,需要有人唱“白脸”,有人唱“红脸”,而这种经常唱“白脸”的人常被人误会为“恶人”。
当然,“作恶”不是为了“逞凶”,而是传达或者身体力行去解决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会伤害某些人的利益,只是从公司和领导的立场出发,不得不做。
“让他离职是领导的意思,我出面跟他谈,他特别不理解,把怨恨的
情绪转嫁到我身上,离开公司时指着我骂了好长时间。”在一家公司做HR的王清说起这件事时有些愤愤不平,但类似的事情王清也不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杨凡”们充当“恶人”,表面上看有些“险恶”,其实背后也蕴藏着机会,一方面,“杨凡”执行的是高层的决策和命令,敢于面对
人际冲突,大刀阔斧砍掉企业的残枝,容易与高层之间形成“自己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杨凡”是站在企业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作恶”的结果未必一定要得到提升,而是“杨凡”具备了管理者的思维结构,这是最重要的。
当然,
职场也有“伴君如伴虎”的状况,如果狐假虎威地“恶”了一场,最后被“老虎”吃掉,也就得不偿失了。
初级:不知不觉成“恶人” 陈光军刚刚进入
职场那会儿,在他眼里老板的司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只要大家在办公室说了什么话,或者随口发了什么牢骚,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老板耳朵里,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来一回忆,发现每次那个司机都在场,于是大家开始对他格外提防。”
如今很多年过去,陈光军也成了管理层中的一员,他才发现当年的状况也不能全怪司机,因为高管们往往愿意从司机、秘书等“身边人”口中探听下属的
工作状态,自然这些老板的“身边人”也就成了员工眼中的“恶人”。
对于这些“身边人”而言,如果不想成为众矢之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主动去打小报告,更不要认为自己因为与老板
相处时间较多,就有了“作恶”的特权。“如果老板问起下属们正在想什么、做什么,你也不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会筛选信息,把握说话分寸,是初级“恶人”的行为准则。
中级:当“恶人”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是我把老同学招到公司来的,但因为他的工作不能让领导满意,让我劝他离职,我尽管无可奈何,但还是当了一把‘恶人’。”担任部门主管的林璇感到有点儿委屈,当年找老同学过来时觉得是办了一件好事,既为其解决了工作问题,又给自己找来帮手,但老同学的工作却无法令上级领导满意,结果裁人的工作还得由自己这个主管来做。
“在一家公司里,中层绝大多数都是以‘恶人’的面目出现,因此员工总是认为他们站在老板一边的。”李明认为,这个矛盾能否得到很好地化解,是看一名中层是否称职的标准之一。
在中层之间,其实“作恶”的可能性还有更细的区分。一般而言,HR是公司中理所当然扮演“恶人”角色的人,在员工眼里,被HR找去谈话绝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如果HR拒绝当个“恶人”,后果会怎样呢?
张芸瑄就碰到过一个想当好人的HR。“她找员工谈话的时候,不是说‘你最近的表现哪里不好’,‘你的考核哪项没达标’,而是说‘你的主管说你怎样怎样’,把矛盾转嫁到员工和主管之间,自己当起了好人。结果是有些下属在职时和我是很好的
朋友,但被裁掉以后,居然瞬间反目成仇,让我们这些经理有苦说不出。”
这种本该当“恶人”却变成好人的中层,其实同样是不称职的。在一个企业中,必须有人去“唱白脸”,即便无奈,也要去做,因为当“恶人”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高级:靠当“恶人”闯名堂 初级“恶人”是在不知不觉中当了“恶人”,中级“恶人”虽然知道自己是“恶人”,但也无可奈何,到了
职场“恶人”的高级阶段,又是另一种情况,很多高级“恶人”具有一种主动性。
职场空降兵是高级“恶人”的主力,王泽灏在外企任职多年,因为工作出色,今年被一家民营企业高薪聘请担任总经理。民营企业需要“恶人”,因为其发展轨迹多为家族亲友或者把兄弟联手当年一起创业起家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元老”开始碍手碍脚,“大哥”又下不了狠手让“元老”离开,这时就需要
职场空降兵来充当这个“恶人”。
当了一年“恶人”,王泽灏深切体会到其中的难处和乐趣。“在外企,大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员工是被制度约束的,透明度高,即使充当‘恶人’,员工也认为是触犯了制度,而不会觉得‘恶人’怎么样。到了民企,很多员工都是老板的亲戚,又是跟着一道创业过来的,管理起来难度肯定很大。所以作为空降兵我不得不去扮演‘恶人’的角色。”王泽灏的策略是:先对企业做个全面诊断,看看都有哪些问题,从中寻找动作较小影响最大的问题动手整改。这种整改肯定要得罪人,但只有树立威信,才能规范管理。不过王泽灏也承认,直到自己离开这家公司,问题也没有全部解决,在他看来,想要从不规范的创业期进入规范的发展期,“需要几代‘恶人’的努力”。
其实,王泽灏虽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但“恶人”当得并不吃亏。罗直向大家透露,王泽灏当了这一把“恶人”之后,在职业经理人中的名气大了,身价也涨了,老板请空降兵过来打击老下属,空降兵借“作恶”提高知名度,进而被猎头关注,实际上是一场双赢的
职场游戏。
要不要当“恶人”自己说了算 其实,要不要当“恶人”,如何当“恶人”,是可以选择的,至少作为“恶人”的你应该有个清醒的头脑。在沙龙进行过程中,大家为即将当“恶人”的人支招,总结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做到“三看”。
一看老板为人。不管是大“恶人”还是小“恶人”,敢于“作恶”都要有老板撑腰,而老板是不是真的为你撑腰就很关键了。“口是心非的老板比较多,讳疾忌医的老板更多。”很多老板看到别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很好,就想引进过来为我所用,但当碰触到核心问题时,很可能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这时候“恶人”就会处在一个尴尬地位。
二看企业文化。虽说“恶人”当好了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但这不是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如果企业的既有文化不允许你“作恶”,企业中其他人也对你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那你当“恶人”的代价就很大,弄不好就把自己“恶”进去了。
三看未来发展。这包含两重含义,首先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否和你的目标合拍,否则“作恶”就没有意义。其次,你的个人职涯规划是否需要“作恶”来树立威信,当发现“作恶”弊大于利的时候,不妨看看再说。
“一定要看清形势,全面分析,如果弊大于利,要敢于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