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他们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兴衰,每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于近年来党和政府的不断重视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毕竟只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必定会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社会以及高校内部对此项工作还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误区。
对大学生心理误解之一:大学生普遍有心理问题 心理压力,成长的推动力 每当有媒体报道大学生危机事件时,一些人总是会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大学是怎么教育学生的?不少人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实际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样本抽取、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常模的使用和数字的统计分析,等等。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虽然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绝对数有所增加,但其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并没有随之增加。2004年2月,12个省区市的35所高校统一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测评分析得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参加测评总人数的14.99%,但是经过专业人员的面谈和诊断,最终确认真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0. 32%。另外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有关研究人员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这两个数据相比,大学生群体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一般社会群体。 于2006年在北京市22所高校中进行的首都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显示,87.47%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3.84%。这也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 当然,也毋庸讳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还有待提高。有关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性问题,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二是人际关系问题;三是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四是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焦虑、情绪失衡;五是学业问题,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功利化;六是就业和发展问题。统计表明,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占全部心理问题的92.5%,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认为,现代年轻人面临的主要冲突有: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冲突,科学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冲突,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冲突。现在的青少年身体比中世纪的17岁成熟提早了3年,心理年龄反而随着社会进步迅速下降。 现代的大学生是在中国社会发生急遽变化的时候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他们深受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内心存在诸多疑虑。一方面,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错位较严重。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要完成很多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要去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多发在所难免。学校要做的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心理问题、避免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当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他们就获得了一次次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ckson)将人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解决得好,则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反之,就成为一次危机,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危机提供了成长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学生增强耐挫折能力、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动力。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说:“我们不要过于害怕学生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成长得更好。有时大学在延续父母过度保护的功能。”
对大学生心理误解二:大学生自杀率比同龄人高 大学生自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于是一些人想当然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自杀率高,并总是责难学校。实际上大学生自杀率果真比同龄人高吗?大学生自杀完全是因为大学的工作没有做好吗?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有关研究人员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引发的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个案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但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在10万分之2以下,低于美国高校学生10万分之7.5的自杀率,也远低于全国平均10万分之23的自杀率和全国城市青少年10万分之10的自杀率。 据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所做“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研究”调查,60%的个案有精神障碍。专家们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个体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三大方面:精神障碍,性格偏差,应激因素。从精神障碍看,多种精神障碍有导致自杀的危险,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感障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障碍。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做的各种研究一再证实,精神障碍是自杀的首要原因,其中最多的是抑郁障碍,占总数的54%。抑郁障碍作为自杀的最危险因素具有隐匿性,它的一些症状如悲观绝望、自我评价低、情绪低沉、缺乏动力和活力等,极易被看成一般性的心情不好,而被没有精神病常识的非专业人员忽视。 这一调查发现,大多数自杀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问题。有三类性格偏差比较突出:一是自卑、内向、自限、敏感。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封闭自己,从不跟人吐露心事;兴趣少而狭隘,整天生活在个人空间里咀嚼自己的痛苦,不关心身外事。二是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要强,不能跟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没有知心朋友。这类学生往往各方面表现优秀,但他们长期生活在自己的高标准和压力之下,没有欢乐和放松。三是依赖、任性、冲动。这类性格特点是心情波动特别大,经常出现情绪和行为失控,非常需要跟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在关系中表现得特别缠结,容易冲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存在的应激压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应激指的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或面对某个目标任务时所经受的心理压力。调查中涉及的应激压力来源主要有恋爱问题(失恋或被抛弃)、上网成瘾、学习困难、经济困难、疾病和生理缺陷、就业和前途的困扰等。究其大学生自杀原因,家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来自单亲或直系亲属中有自杀和自杀未遂情况家庭的学生,自杀率也较高。另外,大学生自杀与个性、突发事件也是分不开的,同时还可能受到自杀意念、压力、抑郁、消极意念的影响。 应激压力并非独立起作用,而是跟大学生的人格偏差、应对策略缺陷、社会支持缺乏等原因联合起作用。这几方面的原因很难分清谁影响了谁,往往是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共同推动自杀者走上不归路。 我国大学生自杀率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即使是不足10万分之2的自杀率却导致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损失。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自杀行为,对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学校和社会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继续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和机制,避免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