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省属高校的一场校园心理咨询会上,两个小时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前来咨询。一项校园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集中在抑郁、焦虑、就业压力等方面,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年级越高,心理压力越大”的趋势。
人际关系成大学生主要“心病” 在一项对100名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有近八成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记者发现:目前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问题四个方面。其中,43%的学生认为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最令他们苦恼;而37%的学生则表示心理困惑源自学习压力;因情感和就业问题导致心理压力的学生均占到32%左右。
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适应性问题,包括对环境、生活、学习上的不适应;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及性意识困扰;情绪问题;就业和发展问题。统计表明,约有92.5%的大学生因上述5种因素而出现心理问题。
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了?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徐学俊说,与几年前相比,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了变化:一是学生对人际交往更加重视,由以往重视个体发展变为更注重与人协作;二是就业、升学压力更为突出;三是情感问题更加开放,公开咨询的意识更加强烈。
记者的调查发现,70%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比以往更多。不过,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近年来高校学生人数在持续增加,但其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却并没有随之增长。 心理压力应是成长动力 徐学俊教授表示,相比以前,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的形象和感受,他们更容易受挫。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反应形式也必然会更加多元化。 徐学俊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出现轻度的心理困惑并非全是坏事,这些心理问题有时也能成为大学生增强耐挫折能力、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动力。他直言:学生有压力才能成长得更好,大学不能继续扮演学生父母的过度保护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