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举行的晨报精英名师见面会上,尖子生与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成了家长关注的焦点,“两头”伢的家长成了心理咨询展台前的绝对主力。
上午9时,见面会刚一开场,省实验中学高级心理辅导老师耿喜玲和同济附中专职心理老师余勇就被家长们打了围,簇拥的家长群持续到中午12时都不散。
涓涓(化名),江岸区一初中火箭班尖子生,学习习惯、成绩都非常好。在见面会现场,涓涓的父亲王先生却向余勇老师求助:父母千方百计想让女儿娱乐放松,可孩子就是抱着书不放,宁可在图书馆泡一天,也不愿出去玩一小时,眼镜度数也越来越高。王先生十分焦虑,涓涓在一旁却面无表情。
“尖子生丧失了‘玩’的能力,是谁造成的?”余勇反问,王先生说,女儿从小爱看书,为了发展兴趣爱好,先后培优过萨克斯和画画,进入初中后也没落下,还获了不少奖。
余勇再次追问:“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认真学习、考好名次的同时,有教过孩子怎么玩吗?”王先生无语,一旁的涓涓无声抹泪。“你很优秀,做好自己,什么状态最舒服就怎么保持下去。”余勇鼓励涓涓。
余勇为王先生支招,涓涓已是初中生,有她自己感觉良好的放松方式,家长要让她自己作主;另外,不要总是刻意让孩子玩,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一家人可利用双休假期制定娱乐项目,鼓励孩子参加。
3个多小时的现场咨询,耿喜玲老师记了满满五页信纸,几乎全是后进生家长的问题:厌学、网瘾、亲子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打架闹事……
江女士从常青花园赶至青少年宫。她说,儿子小学时,很乖很听话,成绩也很好,进入初中后,叛逆、顶撞父母、常在校闹事。
耿喜玲说,孩子已经长大,再也回不到对父母言听计从的阶段,不能拿孩子的现在与过去比。孩子出了问题,家长要在自己身上找答案。“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别太着急,让孩子循序渐进地进步。”
耿喜玲说,脾气急躁、过于关注孩子、不会沟通、爱唠叨、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些都是后进生家长的通病。“如果您的孩子是后进生,以上特点您具备几点?”她反问家长。
耿喜玲说,她曾在学校进行过一次小游戏,让班级同学给一个后进生寻找闪光点,结果优点写了一大黑板,这名自卑的后进生当场热泪盈眶,成绩也随之赶上。
耿喜玲建言,家有后进生,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