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药厂、保健品公司在居民小区、药店里设了“义诊桌”,一般由一两位医生带着医疗器械“坐堂”候诊。附近的居民可以免费体检,还可以向医生咨询,以便对症下药,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是欢迎这一举措,成为免费体检的主力军。但我们想提醒老年人,义诊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免费体检也可能是个陷阱。
*体检者大多被查出身患“重病”
63岁的肖大爷告诉记者,去年重阳节期间,他就被一家药店的“免费体检”骗了一回。药房里的“大夫”用人体微循环测量仪、心血管测量仪等众多“高深”的仪器给肖大爷检测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血粘稠度过高”、“血液微循环状况很差”、“严重骨质疏松”。肖大爷着实被这份检验报告吓坏了,马上就买下了“医生”推荐的几种心血管新药。然而令他气愤的是,在年底单位组织的正规退休职工体检中,肖大爷除了有点轻微的骨质疏松外,没查出其他任何毛病,两千多元买药的冤枉钱让肖大爷心疼不已。
记者近日到几家药房转了转,发现不少老人围着免费体检的柜台问这问那。在一个测微循环状况的柜台前,记者看到除了一位老太太被告知身体正常外,其余的人从观察屏幕上看到的都是“毛细血管扭曲、血液循环不畅、血粘稠度高”等可怕的结果。体检过后,大家都惶恐不安,一些人已开始向“医生”打听降血脂保健药品的功效了。
这些药房里进行的体检,结果可靠吗?那些“高科技”检测仪器能一下子查出病症吗?
*免费体检的仪器可能被做了手脚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从事体检等行医活动的人必须具有医师资格,取得执业证书,否则就是非法行医。由于药厂和药房都不是行医机构,所以它们本身是无权进行体检的。另外,卫生部医药管理司医疗管理处曾发表声明,将义诊归为社会公益活动,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打着义诊的幌子推销药物和保健品。
免费体检不但可能违法,其检测数据本身就很可能有假。北京市体检中心贾瑞珍大夫告诉记者,和血压计一样,所有的体检仪器都是需要定期调试的,否则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如果不法商家在检测仪器上做了手脚,很容易造出让普通人看不出痕迹的假报告来。
其次,在检查内容方面,免费体检的项目并不能成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王吉云博士告诉记者,免费体检中常见的人体微循环和心血管状况等检查都是在正规医院里没有的项目,因为这些检查结果跟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免费体检中被告知有问题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患有心血管疾病。在正规医院里,医生主要还是根据包括血脂和肝肾功能指标在内的“全血生化检查”结果为病人进行诊治。
*免费体检为什么专套老年人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大夫刘学俊认为,老年人会在免费体检的骗局中栽跟头,首先跟他们过度关注自身健康有关。因为总体来说,老年人生活内容相对单调,所以很自然就把个人健康当成了最重要的事。不少人觉得与其在“病来如山倒”时多花几倍的钱保命,就不如趁身体还好时,稍微花点钱多保养一下,所以平时对保健类药物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其次,老年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相对来说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能力,所以一见到打着高科技招牌的体检仪器和看似学识渊博的体检大夫,就容易产生信任感,乖乖掏出钱来。另外,有些老人容易钻牛角尖,平时总怀疑自己身体不好,别人再一说,就更信以为真了,这类人最容易成为免费体检骗局的受害者。
正因为老年人常有以上心理,所以现在的假义诊专门找老年人下套。他们通常会先打出自己的“合法工商税务登记”和“与大型商场、药店或小区联办”等旗号,让老人们产生信任感。然后通过对一些高科技检测仪的暗箱操作,选出现场人数的5%—10%(主要是看上去十分健康,并且消费意愿不强的老人)作为体检合格的例子,让大多数老人既看到仪器的科学性,又看到自己病症的严重性,最后再通过一番夸张描述,让老人对自己的病情产生恐惧,从而将药品推销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