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市场改革,从传统的住房、医疗、教育的三座大山,到新增的股市这第四座大山,哪一座不是以利润为最大目标?哪一座不是令普通百姓为最终的负担者?
面对这个新闻里的中国现实,你能说什么?!心酸、痛苦和愤怒,这不断浮泛的复杂情绪,压在胸腔,让人即便在农历年后的期待中也无法轻松呼吸。
一个自行车架子、一台电机、一个呼吸球,这样的“山寨版”简易呼吸机代替了价值高达10多万元的正规呼吸机,维系着一名无法正常呼吸的15岁少女的生命。
请注意,新闻人物的身份是农民——一个贫病交加的农民家庭中的花季女孩冀小燕,几个忧心如焚之下开动脑筋的村民邻里。村民花了四五天时间反复研制,最终,女孩靠这个山寨呼吸机已经维系了一个月的生命。
农村女孩得的是格林巴利综合症,光听这个富贵病的名字就知道对一个农民家庭意味着什么。农民父亲多方筹措,同学老师5块10块地捐款,在最终花去近10万元医疗费后,这个因为贫穷而在疾病面前无比脆弱的家庭选择了让孩子出院。
农村女孩的这个求医过程,在山寨呼吸机被“研发”并“临床试用”之前,根本就是农民医疗现状的一个缩影:举债治病、亲友输送力所能及的帮助、高昂治疗费如虎口、听天由命、因病致贫……这个无比可怜而可悲的中国农民治病现实,不知轮回上演了多少次!我们常常讲,生命至上。同为生命,在高昂医疗费面前,为何悲剧不断上演,生命病而不等?
几个乡亲自己琢磨出的呼吸机,竟然同等奏效地维系着女孩的生命。说什么呢?难道我们要说智慧在民间,难道要说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黑色幽默!
不知道农民研发的山寨呼吸机是否和医疗器械专家们研制的铺满了各大医院的呼吸机工作原理同等?如果原理同样,为什么我们的医疗器械厂家就不能生产出适宜国情的、适宜弱势群体使用的呼吸机,却要用这个“高科技含量”的医疗器械变成吃钱的帮手,掠夺弱势群体可能用来给孩子上学、给庄稼买化肥,或者开个小摊维持生计的资金?去看看医院医生们竞相高级的汽车、医药代表们不断穿梭的背影、各大医院不断拔高的高楼吧,你就知道,当代中国的医院,根本就是一个利用医疗资源进行创收的赢利性单位,是利润第一的企业,不是以公益为终极目标的事业。
这些年的市场改革,从传统的住房、医疗、教育的三座大山,到新增的股市这第四座大山,哪一座不是以利润为最大目标?哪一座不是令普通百姓成为最终的负担者?结果,大学里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阶层流动的传统个人奋斗路径通衢变曲径;城市里的普通工薪阶层望楼兴叹;投机和黑幕叠加的股市更是“消灭了一部分中产者”。安阳农民家庭中的女孩冀小燕和维系她生命的山寨呼吸机不过是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罢了。温家宝在访英期间,谈到了企业的道德问题,说“企业家身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同样,市场化改革本身,也要补充道德的血液。
山寨呼吸机新闻出来的当天,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答某网站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注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采用某些市场机制,但不是把市场原则全盘引入。靠创收维持医院运行,实际上是把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推向了利益的对立面。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配置卫生资源的基本依据是人民健康需求,而不是追求经济收益
无论医疗改革如何,如果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改革。但愿高强的预期能早日实现。但愿不再有下一个冀小燕。请让我们记住这个山寨呼吸机,它像一块黑色的石头,向我们扔来。它也应该定格为一件文物,保存在中国的医疗改革史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