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次婚姻之后,我才理解“门当户对”这句话的真谛。同时,也相信一个人的个性,终究会在自己的婚姻中获得回归。 我出生在教授之家,父母都很有教养并具有多方面的爱好,家庭气氛十分和谐、民主。我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吹、拉、弹、唱、打球、游泳样样都行,加上我长得又帅气,所以,一直都受到女同学的爱戴和羡慕,那个时期,我自信又自傲。
可是事难料,在那场史无前例中,我的父母都进了牛棚,家庭地位颠倒了,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消亡了。好在我那时还小,接受新生事物也快,经过一番洗礼,我甚至都感到我父母的高素质里夹杂着挑剔,彬彬有礼中轻藏着瞧不起。
我喜欢和老百姓的孩子在一起,喜欢他们的豪爽、直率和真实。那时我最喜欢看的电影就是印度的《流浪者》,我认为我就是小拉兹,我把电影主题曲《拉兹之歌》表演得活灵活现。
也就是这种性格的形成,让我在找对象的时候,选择了工厂里的厂花、劳模、一位漂亮的车床工——燕子。这对我的家庭来讲是极不孝顺的表现,尤其是当时我父母都恢复了工作,他们跟我好讲歹讲,无论如何要我放弃这门亲事,高等学府里有的是名门之后。还说,我是一时冲动,是可以原谅的过失……
我当时根本就听不进去,最终还是放弃了高校父母宽敞的住房,到近郊工厂篮球场旁边的集体宿舍里,举行了没有男方亲人的婚礼!
结婚之后,我享受了男主人最高的礼仪,通常是早上我穿着燕子为我熨得笔挺的衣服去上班。晚上进门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吃完就去洗澡,然后就去篮球场上,坐在燕子为我摆好的椅子上,吹拉我喜爱的各种乐器,开起我的个人演唱会。
燕子是很善良的姑娘,尤其是看我为了她而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她窝在只有10平方米的房子里,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总想力图改变父母对她的看法。所以到我们有了儿子之后,家庭气氛稍有缓解,逢年过节,燕子都是带好多东西去看望我的父母,到了我家,燕子都是洗洗涮涮忙个不停,忙得连我都看不下去,可就是不落好。
我母亲不是嫌她嗓门大,就是嫌她没有学历,这两点其实都是在难为她,没有学历是时代造成的,嗓门大是车间噪音形成的,我反复耐心地替燕子辩解。母亲仍旧不放过她,说她大步流星地走路像是在遛驴,说她的衣服都是在大市场淘的,说这种类型的女人只能下得厨房,永远上不得厅堂……反正我们每回去一趟,燕子都是装着一肚子气回来,可每当再去我母亲家的时候,燕子又会表现得非常大度。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我儿子上小学,因为考虑到孙子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母亲就松口让我和儿子先住回去,燕子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才能回来一次,洗洗晒晒。但家里一下添了俩不会做事的公鸡头,可想乱糟糟的样,加上我母亲是医学方面的教授,这种局面是她不能接受的,在试行了半年之后,燕子终于回到了婆家。
也许是燕子忍得太多,也许是她每天要来往于郊区赶着上班,还有就是孩子的学习,我母亲一点不让她插手,也许……燕子的脾气变了,她再也不让我碰我的乐器了,我再也穿不上挺刮的衣服上班了。有的只是无休止的嘀咕,有的只是我儿子的哭声,因为,燕子只能把气撒在我儿子身上。
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婆媳之间、门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逾越的。每当燕子不在时,母亲就跟我唠叨:“你看你那没有品位的媳妇,连个西餐都不会吃,在你舅舅面前丢尽了脸。她一口城南话,连个汉语拼音都读不准,我的儿子给她废了,我的孙子绝不能再废在她的手上!如果当初你能听我的话,跟张教授的女儿晓艺结婚,我们家哪能混到这步田地?”
说真的,这番话,我现在听起来也觉得蛮有道理的,我反省自己:自己出生在书香门第,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变故,就改变了我的个性,不要说我儿子出生在篮球场边,是集体宿舍的百家饭喂大的,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看出他身上有什么爱好,只有一个明显的习惯,那就是只要一吃饭,他就喜欢拣满菜,端着一碗饭跑到篮球场上去,蹲着吃。燕子说:“茄子吊着是长,冬瓜睡着也是长,只要能长大不变形就可以了。”我无言以对。
我真是烦透了,看看儿子夹在我母亲和燕子中间,胆子小得要命,也不可能有什么造化了,再看看燕子也没有当年的动人之美了,有的就只是唧唧喳喳。我开始讨厌这种生活,开始学会了逃避。
下了班不是去游泳池游泳,就是去溜冰场溜冰。虽然我周围也活跃着一拨小女孩,但我心里仍是空落落的,再也找不回和燕子刚结婚时的踏实和自信了。
这天,我在溜冰场溜冰,发现鞋带松了,就慢慢滑到栏杆边,蹲下系鞋带,突然看见了一双精致的凉鞋,再往上一看,一位束着马尾辫,穿着休闲得体的少妇,向我投来淡淡的笑。
终于想起来了,“晓艺!”我脱口而出。十几年没见,她一点都没变,反而拥有了不少韵味和庄重,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自愧不如!晓艺见我傻愣着就低声地说了一句:“走!我们去对面的咖啡屋坐坐?”
坐下后,晓艺点了一盘我最爱吃的牛排,她自己则点了她爱吃的冰激凌和沙拉。看着她这么多年还记得我爱吃的牛排,我的眼圈一热。这些年,我浪漫的触角早就死掉了。
在咖啡屋柔和的灯光下,晓艺谈起了她的生活,语速缓慢、声音低沉。她说:“我俩是在一个大院长大的,父母又是世交,我俩从小就青梅竹马。当时我又刚刚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尽管你当时还没有考上大学,但我相信这是迟早的事。于是,我的自信告诉我,这时候我提出来确定我们的恋爱关系,有助于我在外地安心念书,同时,我也有一种动力,那就是,为了心上的人我也要做最优秀的学生。”
说到这,她停下来,望了望窗外,搅了搅沙拉又说:“没想到,你回绝了我,这对于我、对于一个女孩、对于拥有一批追逐者的校园公主来说,如同自己扇了自己一个冷巴掌,我无地自容,无颜在男生面前挺起腰杆,于是我提前去了外地。”听到这,我已经吃不下晓艺给我点的牛排了,我没想到,沉浸在和燕子热恋中的我,只是一个轻轻的拒绝,却重重地伤害了晓艺。
晓艺接着说,我是一个不服输的女孩,我的命运依旧要我自己掌握,于是外形酷似你并超过你的金,走进了我的生活。金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不仅兴趣广泛而且样样都出色,金的业务能力也很强,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整天把我和女儿放在掌心里,把我看成是他的财富,从结婚以来,金就没让我下过厨房做过家务。金的理论是,晓艺是上苍赐给他的礼物,晓艺一双教钢琴的手,绝对要享受手模的待遇,于是我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说着,晓艺的眼神有点暗淡,她说半年前,金在一次科考中遭到了意外,没给我和女儿留下一句话,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我恨金为什么要对我那么好?为什么要把他对我的爱只浓缩在这十几年中?为什么……害得我到现在都没走出来。
晓艺像关不住的闸门,一直在说:“刚才看到溜冰的你,我还以为是金在溜冰,可是看了半天才知道是自己出现了幻觉。失去了金的保护,我觉得很不习惯,以至于现在,坐在家里,还是会习惯性地喊金拿水果来,拿餐巾纸来,说完晓艺流下了伤心的泪。
我抽出纸巾递给她,也给了我自己。停了好一阵子,晓艺整理了情绪说:“对不起!我失态了!”她说这次是借放暑假的机会来看看她的父母,想把工作调回家乡,陪着父母走完人生,亦把金留给她的思念珍藏起来,说完又是潸然而下的泪水。
听完这一番话,我的心在颤抖,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是怜悯?是伤感?是应该捋起膀子帮帮她?还是该可怜可怜我自己?上苍为什么这样作弄我们,当她热烈追求我的时候,我却在热烈地追求着燕子,害得晓艺一气之下离开了相思地。当她失去爱的时候,却又碰到了伤痕累累的我,也许我母亲说得对,如果当初我和晓艺结合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打这以后,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把晓艺的情况也都跟我父母说了,他们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跟我嘀咕燕子的不是了,每天只问我晓艺调动的进度,当然在我父母的努力下,她很快就调回了她父母的身边。
旧情复燃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晓艺最痛苦的时刻,在我最失落的时刻,在我父母和她父母最热心的时刻,当然,也是在燕子最无主宰能力的时刻,我和燕子的婚姻结束了,儿子归我。
和晓艺结合之后,两家父母都没了阻力,让我得以在宽松的状态下,重新点燃了爱情之火,我相信这原本就是我应该拥有的生活。晓艺好像也开朗了许多。为了让晓艺更快地走出阴影,我对她的体贴比金要细上加细,为了找回失去的父爱,我对晓艺女儿的照顾远远胜过自己的儿子。
但仅仅过了一段时间,晓艺又开始沉默了,对于我的照顾,她只是礼貌性地、不停地说着谢谢,我听着感觉怪见外的。
真的,对于相隔十几年的晓艺,我已经不能把握了,她对工作上的探讨,我不能提供。她对生活上的要求,远不是我的付出就能满足的。她常常一个人对着窗子发呆,看得我心酸,看得我爱莫能助。我时时都有自己是随从而不是丈夫的感觉,我渐渐觉得,自己在晓艺面前变得有点诚惶诚恐了,整天看她的表情行事,时时揣摩她的心态。生怕自己哪句话、哪件事做得不好而伤害了她,更怕由于我的不谨慎让她撕开了伤口,这样的日子过得太拘谨,完全没有了自我。
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当我有一件事做得她认为不到位的时候,她就会冒出一句:“你怎么能这么做?金就不是这样。她总把金看成是我的参照物,这是一个男人最不能接受的。以我这种爆脾气,我应该会立即回应她的,但我不忍心数落一只正在受伤的小羔羊。我暗自祈祷:晓艺在我的呵护下赶快走出来吧。
就这样,我又小心翼翼地过了一阵子,这一天,晓艺仍然把我带到那间咖啡屋,平静地对我说:“我们还是分手吧,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我和金十几年的磨合,不是找一个人就能替代的。现在的你和我,这十几年都生活在不同的状态里,尽管表面上看上去还算合拍,但那只是停留在初恋基础上的,实际上目前我俩已经有差异了。再说,我心里已经装进了一个人,很难再装进第二个了。听完这些,我同意地点点头。
在离婚书上签字的时候,我想到了燕子,她当时是在无力回天的压力下,愤愤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的。而我和晓艺,却是在我走不进她的世界的状况下自觉签的字。
在我审视了自己若干年后,我又结婚了,晓艺仍旧是单身。我现在的妻子仍然是一位产业工人,她豁达、明智,我依旧是豪放、开朗,日子过得很放松、很自我。我知道婚姻是自己性格的定位,生活就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重复,无论你如何想象,无论你如何追求,个性终究会在婚姻中获得回归,基本上这是一个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