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
40岁后妇女每年至少查一次
案例:两年前,刘仁斌教授曾接诊一个65岁的广州病人,其癌症细胞已经充满整个乳房,乳房近乎排球大小,其中三分之一已经烂掉,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经过专家联合诊治,手术前给予她新辅助化疗和愈合治疗,肿块变小后进行手术,术后还进行5天的内分泌治疗。目前,该病人依旧坚持吃药并定期到医院复查,愈后状况非常好。
专家指出,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率比较低,乳腺科医生接诊的病人大部分已到中期,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50岁。40岁以上的美国妇女每年至少做一次钼靶检查,由于大量的乳腺癌被早期发现,80%的美国患者可以采用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而乳癌检查在我国妇女中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刘仁斌建议:40岁-50岁的中国女性,每年至少应检查做一次乳癌检查。本身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必须按医生指定定期体检,以便及早发现曾经被疏忽的病兆。
●早治疗
找专科医生看减少误诊
案例:35岁的张小姐,在怀孕期间摸到乳房内有个大约2.5公分的肿块。在花都某医院做产检时,她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医生,但医生却建议她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她直到孩子满月后到专科医院一检查,乳癌已到了第3期,乳房肿块已有8公分。刘仁斌对其进行了新辅助治疗和术前化疗,手术后效果不错。
刘仁斌建议:80%的专科医院都很不错,相对而言,非专科诊断率要低很多,也容易误诊。在中国,即使是外科医生,也有部分人对乳腺癌的早查早治认识不清,以为摸不到肿块就没事。在内分泌疗法选择如此众多的今天,在病房中,也仍能遇到被地方医生以减少复发为理由,大刀阔斧地切除本来可以保留的乳房和卵巢的患者。事实上,大部分乳腺增生属于不会癌变的良性增生,只有其中的极少部分不典型增生才属于癌前病变。对于乳腺增生的患者而言,应采取一种既重视又不紧张的态度,并定期前往专科医院检查,由专科医生对其中的高危病人进行监测及处理,就不会耽误病情的治疗。
及时介入心理干预很重要
“医生,我只要过来医院看着你,病就会好很多。”这是刘仁斌多年来接诊中常听到的,却又令他哭笑不得的话。每逢他出诊,很早就会有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乳科外面等着,说是看病,有人甚至连完整的病历都没带来,仿佛只要给乳癌专家看上一眼,困扰她们多年的病痛就会消弭不见。
专家指出,尽管这几年国内肿瘤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长期以来乳腺癌的关注重点多是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领域,其他相关因素如心理治疗在乳腺癌整体治疗中的作用却很少涉及。“得了乳腺癌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遭到很大打击,尤其在最初几个月会产生迷茫、紧张、恐惧等心态。”据刘仁斌介绍,多数文化素质较高的患者,会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并主动跟医生探讨病情,但这部分人往往比较紧张、焦虑。相对而言,不少从农村出来、知识水平不高的患者,则对医生过度信任,认为不论什么病,只要专家看过就能治好。也由于他们对疾病认识不多,或者看过一次医生后就长时间不来复诊,或者不按医嘱断断续续吃药。“在治疗开始时,同时实施心理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的进展与生存。”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