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骨外固定器的结构特点]
结构—是指骨外固定器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即体外装置与钢针连接后的机械结构(不包括与骨的连接)。骨外固定器是一种超静定空间结构,可分为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临床上习惯地把骨外固定器的几何形状称为构型。结构本身也包括骨外固定器的各种调节功能。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是应用排列组合的工程学原理研制而成。各部件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互换性,以增加骨外固定器的通用性、灵巧性、实用性,以便在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各种构型,最大限度地适应和符合解剖学、体位、治疗原理和功能锻炼的要求。增加临床应用的自由度,能够充分发挥骨外固定技术的优势。组合式骨外固定器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结构多元化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各功能件的相对独立性和互换性使构件之间可以实现优化组合。整体结构的繁简,可酌情而定,无刚性结构的限制,构型呈多元化,增加骨外固定器的适应能力及灵巧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治疗需要,适应个体差异的需求。请见附图。
2、钢针布局灵活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的大部份空间可以穿放钢针。既能选择最佳的受力位置、方向和穿针点,构成理想的钢针布局,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开神经血管,选择肌间隙穿针。在提供合理刚度的同时,又能减少损伤和避免某些并发症。
3、刚度可以调控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选用相应刚度的结构与钢针布局(钢针直径、数量和钢针布局),另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还可通过改变结构和钢针布局,使固定刚度更加接近骨再生的生物力学环境要求,加速骨功能重建的进度。
4、功能件优化组合
治疗骨折时,骨外固定器的主要功能是固定作用,牵伸、加压、矫正畸形等功能多数情况下仅仅起辅助作用,没有必要各种功能俱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的功能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在满足治疗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辅助功能专一化,以增加功能的可靠性和减少多余连接,使整体结构与功能更加合理而灵巧。
5、操作方便
整体结构与功能件的优化组合,在避免多余连接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 穿放钢针时基本无需顾及与体外装置连接的困难,从而降低了穿针技术的难度,实现了随意穿针的愿望。 构件的相对独立性,增减构件时无须改动整体结构,只要进行局部操作,使装卸方便快捷。
6、经济实用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充分利用了骨—骨空间连接所带来的便利,有很强的通用性。除能用于四肢、骨盆骨折和骨折疑难病的治疗外,还可用于肢体的架空,肢体交叉,跨关节,肢-躯连接固定等特殊需求。其通用性和重复性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性能价格比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