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去伦敦看奥运会的游客如果要从伦敦市中心搭乘地铁前往伦敦碗体育场,他们需要通过“卡尔·刘易斯站”(美国田径名将),当然在此之前可能要先换乘“费德勒站”和“纳达尔站”(均为网球名将),最后抵达“菲尔普斯站”(美国游泳奥运冠军)......
伦敦地铁历史悠久,早在1856年,伦敦便已开始铺建当时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149年过后,如今的伦敦地铁已经有着多达13条线路,总长度超过400公里,站点361个,每天客流量340多万人次,可以这样说,伦敦就是一座“建在地铁上的城市”。
别奇怪,伦敦交通局昨天刚刚公布了他们的奥运传奇地铁图,为了方便体育迷们在奥运期间搭乘伦敦城四通八达的地铁网,一些体育明星的名字将成为伦敦地铁全部361个站的站名,其中还包括刘翔、邓亚萍、林丹等13位中国奥运冠军!
361个地铁站“星光熠熠”
7月27日,英国首都将迎来奥运盛会,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为伦敦的标志,地铁当然得与时俱进地注入奥运元素,于是伦敦铁路局干脆一次性把所有361个地铁站名全面更换成体育明星的名字,但具体的更名时间尚未公布。
牛津广场站被澳大利亚游泳传奇人物“伊恩·索普站”取代,伦敦中心区广场现在则换成了帆船名将本·艾恩斯利和阿根廷球星梅西的名字。北京奥运会游泳8金得主菲尔普斯的名字,荣耀地取代了伦敦奥运主赛场所在的地铁站站名,而这站此前被称为斯特拉特福,与“菲尔普斯站”相邻的则是“卡修斯·克莱站”,即拳王阿里的原名。此外,北京奥运会网球男单冠军纳达尔、体操名将科马内奇、五次环法冠军米格尔·迪雷恩、1992年美国篮球梦之队球员迈克尔·乔丹以及拉里·伯德的名字也在其中。
中国运动员方面,两代乒乓女皇邓亚萍和张怡宁、飞人刘翔,跳水皇后伏明霞,以及王皓、张宁、林丹、杨威、刘春红、陈艳青、王军霞、陈中、王义夫等13位奥运冠军都被地铁站引用做站名。值得一提的是,“刘翔站”就在“梅西站”的下方。
13组运动员 排名有讲究
你可别以为这张奥运传奇地铁图是杂乱无章的,实际上所有站点的安排都是别具匠心的。根据英国《卫报》的介绍,从西到东的地铁线路以及伦敦中心城区,大部分站点名为田径明星的名字、中央线上的大多站点以游泳选手为名、足球明星则占据地图左边的一根线,一共13条地铁线,就用了13组运动员来取代原先的站名。
一位伦敦交通局的发言人称,“地图不但对奥运金牌得主表达了敬意,也对其他一些虽未获得金牌,但其能力得到认可的运动员表达了敬意。”非奖牌得主成为地铁站名的有佐拉·巴德和玛丽·德克尔,两人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3000米决赛中相撞。
反对者不少 并非永久命名
伦敦地铁的这个创意虽说十分贴合奥运,其宣传推广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客观而言,对于那些不怎么关注体育并已在伦敦生活多年的人们来说,地铁站名称变更或许会给其出行造成不便。事实上在伦敦地铁通过这项方案之前,关于是否应该重新命名地铁站名称的讨论就很激烈,反对者不在少数。
这个概念的设计师亚历克斯·特里克特和大卫·布鲁克斯联合发表声明称,“这个决议的出炉经过了激烈讨论和多次更改,一些人在最后关头才改变主意,但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结果。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时候,361名著名运动员成了这里的地标。”最终,该方案还是得以通过。
另外,伦敦地铁站改名并非永久性的,待奥运会结束以后,诸如卡迪利马戏团、贝克街、骑士桥等一些著名站点都会改回原先的名称。
13条地铁线各对应一组运动员
贝克卢线———足球明星线
中央线———游泳明星线
环线———田径明星线(田赛)
城区线———田径明星线(田赛)
哈默史密斯和城市线———全能运动明星线
庆典线———自行车明星线
大都会线———田径明星线(径赛)
北部线———篮球和网球明星线
皮卡迪利大街线———划艇和赛艇明星线
维多利亚线———体操明星线
滑铁卢和城市线———铁人三项明星线
DLR线———拳击、摔跤、柔道和跆拳道明星线
伦敦地面线———其他运动明星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