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低保审核规则做出重大调整,突破多年来仅以家庭收入申报认定低保资格的“门槛儿”,将房产、汽车、股票、保险等家庭财产状况全部纳入多部门联动动态核查范围。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吕海燕表示,市民政局正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在上半年内建立(市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落实即将正式颁布实施的《北京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以及6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北京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的指导意见(试行)》。
此后,核对中心可通过调取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及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渠道,核对申请或现享低保家庭的真实财产状况。不工作,却拥有多套住房,开车买股票仍照领低保金的不合理现象,将成为历史。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城市低保救助对象约6.4万户,11.8万人。1月至9月政府累计发放低保资金超过5亿元,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439元,是同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水平最高的。
1996年,北京率先在城市实施低保救助制度,2002年覆盖城乡,至今已有16年。16年来,低保制度作为政府确保公民基本生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又遭遇哪些困境?
低保困局
出入开奔驰,还在申请低保
自打郭丽开始干低保审核,近10年来,几乎都是在压力和骂声中度过的。
她是东城区崇外街道社保所低保专职人员,全辖区低保户的情况她心里都有数。1996年,北京实施城市低保制度,最初全街道只有几个低保户。郭丽回忆,2000年前后,全国企业改制,大批职工下岗,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全国低保户迅速扩容,从2000年的403万户快速大幅攀升,至2002年已涨至2065万户。
2003年,郭丽接手低保工作时,仅有1万户居民的崇外街道,吃低保的有400多户。那一年,北京的低保金发放标准每人每月不到200元。然而,在那个年代,每个月将近200元的救助金让救助变成了不少家庭想要的“福利”。
每个月都有无数的证明涌到郭丽这样的基层街道低保审核员面前,“郭丽们”无力鉴别真伪。每次发放低保都要在街坊邻里间引发不小的争议,“我家比他家还困难,凭什么低保就给了他家?”……为解决重重矛盾和困境,2002年,郭丽所在的原崇文区率先在全市推出低保公示制度,很快,这种制度全市推广,延续至今。
“闫树庆,家住某某胡同10号,本人是肢残,没有工作。爱人是外地人。做点小买卖。有一个女孩,今年9岁。现在爱人的小买卖也不好做,家庭陷入困境,现提出低保。居民同志如有异议,请于7日内到居委会反映。”这是当年北京一条胡同里贴出的低保公示。
然而,公示终究是一种辅助手段。有一年,很多居民找到郭丽,反映邻居一家人,出入开奔驰,却在申请低保。郭丽前往调查,对方一口咬定车是暂时帮朋友开的。郭丽带着居委会主任找到车管所,希望调查车主,却屡遭不解的冷眼和拒绝。最终,凭着“硬气的”各种证明,这家人还是吃上了低保。
低保减负
“掀被窝”式劝低保户找工作
2004年至2005年,“骗保”现象严重,低保金总量对财政的压力凸显。
2005年,为便于低保资金良性循环,原崇文区开展了一场“创业奔小康”行动,覆及全区低保家庭。“只要在就业年龄段的低保户,必须去找工作”,郭丽回忆,当年各部门出优惠政策、街道帮着推荐工作,就是为了帮那些年轻的低保对象“自食其力”,给低保“减负”。
至今逢年过节都来街道办看望郭丽的两个“海归”,多年前,就是崇外街道的低保户。经过郭丽多次上门“掀被窝”式的劝导,两个人先后迈出家门找到工作,后来又出国闯荡。现在,“拿他们自己的话说,老婆孩子都跟自己过上了幸福生活”。郭丽说,经过“创业奔小康”行动,崇外街道的低保户至少减少了1/3,大部分是因为低保户家里的年轻人找到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