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协会召开媒体沟通会,就日前备受舆论关注的“活熊取胆”争议进行了回应。 “个别组织反复利用早已取缔的落后技术和以前的老照片,以及个别的落后案例来说事,用历史否定现实,用个别代替一般,是对我国现实的黑熊保护和利用产业的歪曲和诋毁,误导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社会群众。”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说。
房书亭介绍,熊胆从唐朝入药至上世纪80年代从邻国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技术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通过“猎熊取胆”的方式获得熊胆。现在“猎熊取胆”已经被淘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科技人员研发了无管无痛的引流技术。无管引流技术通过外科手术,利用熊自身的软组织来制造一个胆囊与腹部间的胆汁漏斗,采胆汁时用灭菌的引流管插入让熊分泌的胆汁流出来,整个过程只需要10秒左右。
“取胆的过程中黑熊可以正常、平静地进食。取完后把管子去掉,给漏管消毒,熊吃完东西后就能去玩了。熊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异样,看起来还挺舒服。”房书亭表示,这些都是他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引流熊和非引流熊的生理指标和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引流熊的身体是很健康的,胆汁的质量也是可靠的。”
房书亭说,目前国家严格禁止从猎杀野生黑熊和从野生黑熊身上抽取胆汁,野生黑熊种群数稳中有升。“养熊业有效地制止了屠杀行为,促使了野生黑熊的增加,保护了野生种群的发展。”
据介绍,我国目前一共有68个经政府许可的养熊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这些养熊场都是封闭管理的,“但如果媒体记者感兴趣,中国中药协会可以组织大家集体去其中一所参观。”房书亭说。
针对“熊胆可替代”说,房书亭表示,人工熊胆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临床上看和天然熊胆有一定的相似的功效,但毕竟和天然的熊胆有差异,而且还需要经过专家全面的研究才能决定它是否可以像人工麝香、人工牛黄那样成为替代品。
有记者问,是否因养熊产业的压力导致人工熊胆迟迟不能上市?房书亭很坚决地表示:“国家决不可能因为一个产业而不批准一种药物。这个批文我肯定没见过!”
就最近成为媒体热点的中国中药协会和亚洲动物基金会的“沟通函”和“反击函”,房书亭回应说,起因是“去年我们组织记者去养熊场考查,一名记者写的报道遭到了一些组织和个人的强烈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向媒体发了一份沟通函,希望他们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中药协会在媒体沟通函里写道:“等他们把熊胆成功打掉以后,下一个目标会是麝香”。房书亭说“我们有这个预感”。
中药协会给亚洲动物基金会的沟通函中说道,亚洲动物基金会受西方利益集团资助,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及名贵中药企业。亚洲基金会近日发函回应表示这些说法不实,要求中国中药协会致歉。对此,房书亭表示中药协会将在进一步研究并与律师沟通后给出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