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北京老年人“错峰晨练,不和年轻人抢公交”的新闻在微博以及各网络媒体上被广泛热议,赢得了不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都市上班族赞许,但也折射出“老年人健身需求缺乏关注”这个社会现实。中国目前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的同时,对“银发健身族”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
“错峰健身”尴尬了谁
说起北京老人“错峰健身”公约的由来,还得从去年3月份说起。安定门街道的“百姓群言堂”上,100多位老人向全市老年人发出倡议:晨练,咱不和年轻人抢公交,让出早晚高峰,和上班族错峰出行。在此之前,经常有上班族在网络上报怨:早晚高峰时段乘公共交通上班本来就辛苦,还要给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让座,真无奈!
其实,不少老年人选择在早晨出门,原因是晨练。为什么老人晨练不能在家门口,非要坐公交跑去大老远的公园呢?主要原因是家门口没有合适的健身场地和器材。国内不少城市一方面大力提倡全民健身,但另一方面很少投资建设健身场地和设施,导致适合老年人群体健身场地严重短缺。
“买菜锻炼,我们社区有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走两步路就能办了。”家住北京国子监胡同的郝德生老人说。胡同东口出门往北几百米就是北二环公园,鹅卵石铺成的石子路,单杠、双杠、太空漫步机、扭腰器、健骑机、蹬力器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这个社区也正是“错峰健身”老人公约的主要参与者。然而,类似于这样的15分钟健身圈还是稀少。这个问题在国内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服务半径500米以内,建在居民家门口的小公园、小广场数量远远不足。
另外,“银发健身”还存在着健身项目、健身伙伴的问题,有的项目只有在固定的一个公园才有全民健身社会辅导站,才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参与者。而这些软件上的因素,对于需要指导和伙伴的老人健身群体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不少专家指出,“错峰晨练”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对“银发健身族”缺乏关注的尴尬。
据全国老龄办预计,“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经成为社会方方面面关心的话题,而推广老年人健身正是保证中国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010年最新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虽然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略有增长,但是反映老年人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比2005年有较大提高,与2000年基本持平,表明2010年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同时,老年人的柔韧性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但力量素质等指标有所降低,其中男性的降低幅度在0.6%~6.2%之间、女性的降低幅度在1.3%~6.9%之间。
可尽管如此,老年人健身仍然没有像全民健身的其他领域一样,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有关专门的国家政策依然很难出炉,甚至缺乏有关的理论依据。其实,隶属于全国体育总会的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已经30年,近70%的城市社区、半数农村乡镇也有了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但苦于资源有限和社会关注度不高等原因,一直难有作为。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转变的加速,老年体育发展显然已经迫不急待,自上而下的“全国老年体育工作调研”工作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现任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张发强表示:“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研统计,了解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对老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情况,摸清各级老年人体育组织的组织建设、涉老体育场地建设、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等基本情况,将于2013年3月完成撰写调研报告与调研数据分析工作报告,为制定中国老年体育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同时,类似于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的活动也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已于2009年在郑州率先举行,门球、乒乓球、网球、排球、柔力球、太极拳(剑)、象棋、健身气功、健身球操和健身秧歌(腰鼓)等十余个在老年人中广泛开展的比赛项目让不少热爱体育健身的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也激发了更多老年人加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第二届活动将于明年在北京和深圳同时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