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每当夜幕降临,在东湖公园休闲广场,你能看到大批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合着音乐节拍,摆动双臂,跳着轻松愉悦的广场健身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来来来,跟我们一起跳起来。”来自贵都社区的张阿姨热情地邀请身边观看的群众参与其中。“我们以前也是挺不好意思的,多来跳几回就好了。”8月4日傍晚,正在东湖公园跳健身舞的张阿姨笑着告诉记者。 这只是群众锻炼的一个缩影。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观念,现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共识。人们参加体育健身不仅是为了追求健康,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实现自我完善。在城区各大公园广场、街头游园、小区休闲地段,在乡镇农村各晨晚练点、健身场所,群众参与锻炼的热情都很高,有的表演五禽戏、木兰拳、太极剑,有的在抖空竹,打腰鼓,现场秀出各自的绝活,享受运动和健身的快乐。而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健身更是成为一种张扬个性、挑战自我的途径。一些像攀岩、轮滑、骑车、登山、游泳等新型健身项目就颇受他们的青睐。
全民健身快乐同行
近年来,为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全民健身运动,唱响“全民健身快乐同行”的主旋律,马鞍山市体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向市民倡议积极投身全民健身活动中,把支持体育的热情转化为自觉行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不断增强自身体质,从而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共同营造健康、和谐、幸福的生活。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马鞍山市大力开展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将体育健身设施配套工作纳入全市规划整体框架中,着力打造“体育小康”城市。几年来,马鞍山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了200多套健身路径、200多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接近1 . 5平方米。现在,不仅城市社区的体育健身场所实现百分百覆盖,农村体育民生工程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随着全民健身体育的蓬勃开展,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专业队伍和社会团体也在不断建立,市民参与健身的意识也是显著提高,参与健身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晨晚练点300多个,并在20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带领下,广泛组织开展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木兰、门球、台球、体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让全民健身变得愈发科学、专业。形成了以幸福广场、北湖公园、雨山湖公园、花雨广场与文化广场等为主体、辐射全市的全民健身网络,现在无论是在城区还是乡镇,全民健身条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社会各健身场所,也积极发挥专业老师和功能设施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健身健美项目运动,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在全民健身方面创造出一系列品牌活动,马鞍山市还积极开展包括每年元旦迎新年环湖长跑、长三角自行车越野赛、当涂龙舟赛、铁人三项赛、社区运动会等各项有特色的活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更是走在全国前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体育设施“一地一品”
按照日前出台的《马鞍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到2015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步向小区延伸,构建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民住宅小区五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以及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均建有规模不等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同时,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木兰、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台球、体育舞蹈、象棋、围棋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统筹推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均衡发展,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县(区)、乡镇(街道)均有体现区域特色和风采的“一地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使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掀起了马鞍山市全民健身的新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