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的猝死事件,让人们难免产生疑问:运动不是可以强身健体吗,为何运动员反而成为“高危人群”?专业运动员尚且频遇危机,老百姓又该如何规避运动中的危险?如何选择运动、避免运动中的危险。
女曲事件属于个案
常波(沈阳体育学院生理生化教研室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后、东北师大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表示,类似女曲赛场上队员被击死亡的事件属于个案。“很多事情都有危险存在。但我们不会因为有车祸存在就不开车了,体育赛场上的这类事件是同样的道理,要综合权衡利弊,不能以偏概全。”
常教授同时也表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运动也的确是把双刃剑。“很多人认为,运动就一定会增强体质,这是错误的。经研究表明,长时间大强度剧烈运动后,人容易产生运动性免疫抑制,表现为在大强度运动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长时间大强度剧烈运动后的 开窗理论 说明了这个问题,大强度急性运动后,人体免疫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低下状态。人体免疫力正常时,可以抵制外界病毒,但低于正常水平时,就容易受外来病毒的侵袭。”常教授举例说,很多学校在冬天组织学生长跑,结果造成大量学生感冒,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
运动应该循序渐进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讲,剧烈运动也可能会导致运动性贫血等一系列困扰运动员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继续运动,就会造成过度训练综合症。所以,无论对于普通人还是运动员,在运动中都应该注意循序渐进。
同时,常波表示:“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对健康有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来讲,进行健康检查和运动试验测试非常重要。对于特殊人群、亚健康人群,要对人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以得知在哪个运动负荷下是安全的。如果不注意身体状况,运动很容易成为问题的诱发原因。总之,运动应该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盲目健身有害无益
运动中的危险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人们也许很难想象,有研究表明像海钓、瑜伽这样的运动,危险几率甚至死亡几率都非常大。对此,常波表示,很多运动其实都存在危险,关键是怎么去保护。正像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运动也一样要遵守相应的规则。
常波认为,在正确的指导之下科学健身,在适合自己的强度范围内进行运动,运动的益处还是非常大的,反之则不然。常波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讲,中小强度的运动健身较为适宜。一个简便的检验运动是否适宜的标准是在一天运动之后,第二天感觉不太疲劳,这就是比较适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