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知名主持人杨澜代言的“蓝月亮”洗衣液,被爆料称含有致癌物荧光增白剂,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一时引来众多关注。经调查,荧光增白剂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权威性安全认可,不会致癌。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广告令人眼花缭乱,而由杨澜代言的“蓝月亮”却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专业,让洁净更出众;专业,让女性更出众”,杨澜以其独立、自信的形象,使得洗衣这一常见的家务,上升到女性自强自立的高度,不得不令人赞叹。 然而,“成也蓝月亮,败也蓝月亮”,杨澜也因此而遭到起诉。事件起源于北京一位名叫王峰的消费者,有一次他的小孩穿了使用了蓝月亮洗衣液手洗的衣服后啼哭不止,因此他怀疑可能是衣服上的洗衣液残留刺激所导致的;后经相关部门检测,发现洗衣液中含有荧光增白剂。于是,有“中国打假第一人”称号的王海成为王峰的代理人,将蓝月亮、杨澜等起诉到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一面是声势浩大的“打假”运动,一面是蓝月亮公司的“叫冤”和“声明”,观点如此针锋相对,水火不容,我们该相信谁?以笔者的观点,最好的办法是让事实来说话。而根据权威检测机构和专家的说法,“荧光增白剂”完全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获得了在衣物洗涤剂中应用的“安全性认可”。 事实已经查明,真相已经厘清。然而,“虚惊一场”过后,我们理应反思:“蓝月亮”问题为何被放大?应该说,这里面有着复杂的利益驱动和心理情愫。 首先,这是市场竞争激烈化的产物。在洗衣液市场,除了“蓝月亮”,还有许许多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品牌。而“蛋糕”是一定的,“蓝月亮”少分割一块,其他品牌就可以多分一块。其次,这是“名人经济”下的负面效应。“围攻”名人,蚕食名人“光环”,借名人“上位”和炒作的行为古已有之,在现代社会更是“变本加厉”。如果没有杨澜,“蓝月亮”问题或许只是一个小范围的“技术规范”问题。最后,公众的“看客”心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有问题,不管真假;一有看点,不管虚实;只要能满足眼球刺激,只要能满足情绪发泄,公众便“一哄而上”,不是问题也成了问题,小问题也就成了大问题。 因此,公众理应摘下“有色眼镜”,抛弃“看客心理”,平和、理性地看待“蓝月亮”和杨澜。毕竟,洗衣液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的平稳,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毕竟,杨澜作为精英人物和女性独立的一面旗帜,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而不是无端的谩骂与毫无根据的指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