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提出一个新词汇叫作“沉没的声音”,以描绘公众表达权的匮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各种声音就在耳边呼啸,转瞬之间嘈杂得宛如空空荡荡,尽管它们出现过、呼喊过,如同出现就已经消失了。
这就是沉没的声音,反映在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监管领域里,也有大量印证。食品安全的话题现在喧哗异常,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却往往不是大多数人愿意关注的话题,经常可以见到的则是,冷嘲热讽、漠然麻木和不以为然的 “脱敏”,很多人不愿意严肃发出声音或者已经不在乎是否发出声音。
比如说毒豆芽,虽然事发至今都很热闹,其实很少真正听到来自民间的声音。以上个月的全面查处整治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查处之前,大众自然长时间的无声状态,只有碎片化的声音散见于各处;查处之后,市场上又长时间没有豆芽出售,大众却似乎依然无声,既没有更多不满也没有很多意愿。
声音之所以会沉没,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声音太多了,所以时间久了比如毒豆芽的历史可能长至十年多,有些声音会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说话者也无心再说什么;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只是说了也白说,比如虽然经常表达意愿,问题却始终不能解决,久而久之也会沉没。
不可倾诉,无人倾听,又不能解决,人群就会沉默,声音就会沉没,而在海平面下看不见的是巨大的冰块,人心将在那里淤塞,而矛盾将在那里酝酿。以往,我们构建的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邻里之间每天要打招呼;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演化为契约和法律制约的陌生人社会;而声音沉没之后,就势不可挡般进入一个以外人为仇敌的“敌人社会”。染色馒头以及很多类似食品安全事件中,当事人都这样说,“打死也不会吃自己做的馒头(或其他食品)”。
直面困难切实解决问题,就要鼓励人们说话,创造机会让人们发言。可是我们拿什么来保证乃至迫使城市管理者必须注意倾听那些至关重要的“沉没的声音”呢?如果有些人继续不听不闻、不屑一顾,或者装作没有听见或者偏听偏信,我们又该如何呢?
构建民间的利益表达机制,比任何时候都要急迫。让“沉没的声音”被倾听甚至被强迫听取,最重要是表达管道的铺设、通畅和制度化,为此需要切实加大民意表达的分量,比如加大政绩考核中食品安全的有关民意所占比重。众声喧哗中,才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这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也实在是眼下一件头等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