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今年四季度,由多部门共同协作的疾病诊断分组预付费制度有望在部分医院开始试行,以此控制患者医疗费用支出。
源自美国的疾病诊断分组简称DRGs,是指在参考患者年龄、主要疾病诊断、合并症后,根据治疗疾病的复杂程度和费用进行分组治疗。
简单来说,一个单纯的心脏病患者与一个同时患有哮喘病和心脏病的患者有可能被分在两个不同的组,进行不同的治疗。
实行疾病诊断分组预付费制度后,参保人员在医院住院后,只要确诊后归入病组,住院费用即行固定。费用如果有节余,纳入医院收入;如果超标,医院补齐。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制度实行将会有效控制医院的过度服务,同时遏制病人看病贵现象。
其实,今年年初北京市卫生局和人保局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下半年将在部分医院试行这一新型诊疗付费制度。对试行“推迟”到四季度的原因,邓小虹表示,这项工作需要多个委办局合作来完成,人保局负责患者预付费,卫生局负责采集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财政局主管资金补贴制度,而发改委则将制定物价。目前,上万种疾病已被分成了600多个疾病诊断相关分类小组。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是按项目付费,总共有4000余个收费项目。而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将规范公立医院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付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卫生部近来也开始频繁提及同样能够控制医疗费用的单病种付费以及临床路径,如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三项任务之一就包括“制定针对50种主要疾病的临床路径,在全国医院推广”。
在这一方面,北京市正在计划中的“疾病诊断分组”则看似更优于这两种诊疗模式,邓小虹说:“单病种只考虑到一种疾病的单纯性,只要你有这个病,不管有没有综合征,都以这种病来诊治,这就出现了成本亏损的现象。而DRGs则将合并症、年龄等因素都包括进去,能够更全面地医治病人。”
但相关专家也表示,DRGs刚开始实行时可能并不能立竿见影地降低医药费。比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花费5000元,但如果感染需要再加几百元,患者可能认为这和制度实行前的费用相比并没有降低多少,但它使医疗费用整体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从长远来看能达到总量控制的目的。对医院来讲,费用上升的幅度已被限制,就需要更合理的检查治疗,更精细化的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