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天职是什么?真实记录。因此,记者会出现在各个新闻现场报道最新动态。有时,为了进入新闻现场,为了与采访对象离得近些、更近些,记者需要闯关,需要智取。晨报记者郭翔鹤的这段亲历,即是新闻人一线采访的缩影之一。
2009年5月11日晚11时,拎着一盒凉面、一瓶绿茶、一袋花生,我出现在成都春熙路附近一家网吧。
从早上6点半从住处出发算起,已经整整奔波了17个小时。
理一下思路,这天怎么过的。
一大早起来赶赴绵阳长虹大酒店,采访一群当代中国的巨商大贾们(郭广昌、任志强、丁磊……)来灾区献爱心的现场。忙活到中午,好不容易领到证件进了酒店,等着活动开始,接到报社通知——立刻赶赴成都,采访国内首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被收治事件。
立刻拎包离开绵阳,驱车赴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从美国回来的内江留学生包某某,被发现异样后先被送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随后被送到这里……
携带了防毒面具、防护镜等装备,接近成都传染病医院。此时才发现上百记者将医院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人都没佩戴装备,这才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过敏。不过医生们和进出的患者,倒是个个戴着口罩。算了,记者XDJM们都没戴我也就算啦。
患者们进进出出很忙碌,但老记们都被挡在门口了,只有少数老记被放了进去。
给医院打了电话,辗转问到了分管媒体工作的院长手机。这才知道院方大概是担心记者太多干扰医院工作,如无市政府外宣办通知,记者一律不得入内。“外地媒体太多,接待不过来。”没办法,不认识人啊。
理解当地政府的作为吧,事发太突然,谨慎一点好。
听说四川省人民政府五点有个发布会,决定离开前再努把力。
既然以采访名义不行,换个身份呢?
俺把证件和相机全收进背包,大摇大摆走进门诊楼。护士们见俺刚才还是一身记者行头,现在却成了要挂号的病人,都愣了一下。
俺说:“有感冒症状,测一下吧!”
护士们以为我开玩笑咧,叫我普通感冒去其他医院看,别来这儿骚扰。
我实话实说。4月30日那天早上,后来在香港被检查出甲型H1N1的墨西哥人途经浦东机场。当天下午,我从浦东机场乘飞机回成都过“五一”,也算“比较密切接触人群”。何况当时大概刚刚结束地震一周年的艰苦参访,身体有些疲劳,可能感染了普通流感,咳嗽了两天,还吓了一跳。这两天似乎又有点流鼻涕,凭什么不让我检。
护士们见我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好再拒绝。于是我花3元挂了号,进入呼吸道疾病诊疗室看病。
一名30岁上下的值班女医生对我进行了检查。这名女医生取出了两枚塑料试管,上面分别标注有“甲型”、“乙型”字样。医生用里面的长棉签在我喉部取样后,示意我到收款处缴费。
我看到,缴费单上开列的单项为普通的化验费,收费为160元人民币。医生告诉记者,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棉签上的样本送到显微镜下观察,通过标准流程确定患者是否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阳性。在等待约半小时后,护士将检测结果打印出来,上面显示,记者的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反应均为阴性,即未感染上述病毒。
医生说,如果自述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接触史的病人在该院检测流感病毒呈阳性,就会被隔离。她说:“如果这次检测出你呈阳性,你我都将被隔离。”
如果外来患者被检测呈阳性后,在隔离期间,检测样本将被送到有关部门进一步检测确认。医生说:“你所接受的检测,即使检测呈阳性,也可能是感染了普通流感病毒,是否真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要进一步检测后才能最终确认。”
后来,俺在门诊楼里旁敲侧击,又问到些东东……比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虽然会传播,但按照传染病医院严格的隔离措施,“病毒不可能外传”。一名医生告诉俺,目前隔离患者的病房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紫外线消毒一直在进行,进入隔离室的人,是不允许出来的。这次的病毒虽然没有‘非典’厉害,但消毒措施和‘非典’时期差不多。”
今天的采访,也算是智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