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12时,中国卫生部通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内地又一例甲型流感疑似病人。包括之前已确诊的内地、香港各三例甲型流感病人,迄今为止,中国所有病人都为输入性病例。这不禁让国人异常担忧,随着海外留学生回国度假高峰的来临,甲型流感疫情的防控会不会更加困难?中国如何才能安然度过此次危机?
海外留学生“归”与“不归”引发热议
多年来,留学生多会选择在暑期回国,一是因为暑期时间比较充裕,机票价格便宜;二是留学生一般签证都在暑假到期,需要回国续签。即使如此,中国留学生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刻,仍显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
此前,一名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提出号召推迟回国的倡议。他呼吁,大家从我做起”,“做一名负责任的‘海归’,对自己的家人负责,对自己的祖国负责。”倡议经网络流传之后,立刻引发激烈讨论,也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支持。“环球网”调查显示,对倡议表示支持,并表示“如果我是留学生,将响应号召”的占到了大多数。他们认为,祖国是留学生的家,他们选择暂时不回来是爱家;他们选择回来,同样是因为眷念着这个家,因此作为一个呼吁完全能够理解。虽然也有不同的声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很多留学生也对此表示了响应。有同学表示,准备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国;很多人也表示,即使回国,也会在飞机上“勇敢”地戴上口罩,在入关时积极配合必要的检查,万一被隔离也会充分理解。而在网络回帖中,也几乎被这样的字眼占满:“好想回家啊,但是为了祖国人的健康,挺过这一段”……
其实,除了海外留学生,在外旅游者和出差海外的商务人士也面临着和留学生们同样的难题。18日广东刚刚发现的新疑似病人就是4月下旬前往加拿大、美国自助旅游的。因此,海外华侨也表示,“这种自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留学生群体,而应该扩大到所有归国人员。推迟回国只因一个理由,不要使人们感到不安。”
保护好自己,祖国欢迎你回家
海外游子们担忧祖国母亲的安全而迟疑该不该回来;祖国母亲也张开了温暖怀抱,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踏上“回家”的旅程。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北京甲型流感病人时说:“祖国是广大留学生的家。我们都很关心你们的健康,希望你们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在一些有流感疫情国家学习的留学生要多了解自身防护知识,回国后对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予以理解。”
与此同时,政府各大部委在做好严防严控输入性病例各项措施的同时,向海外游子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只要在身体没有出现不适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祖国一定欢迎你回家。”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接到境外疫情的通报后,我国已迅速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加强口岸及交通检验检疫,加强疫情监测报告,以全力防控疫情。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外交部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共同遏制甲型H1N1病毒的流行,早日克服这一疫情。国家质检总局则要求所属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今日起启用新修订的《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其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由于甲型H1N1流感具有2天至7天的潜伏期,在口岸实施检疫查验,难以发现仍处在潜伏期、没有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因此要求入境人员须填报在中国7天内的行程和详实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继续旅行方式和航班(车、船次)号等项目。北京市卫生局每天将根据北京检验检疫局提供的入境旅客《健康申明卡》,对在京居住的国内入境旅客,尤其是从疫区归来的留学生等重点人群进行入户健康观察。
我们怎么做才安全
其实,早在哥伦比亚学子发出的倡议书中就已提到,建议留学生推迟回国,回国前可在家闭门呆几天,确认自己没染病后再归国。5月17日,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致信海外留学生和家长,再次向相关人员强调了这些注意事项。
“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北京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过的人员,就是有赖于病人抵京后就一直在家,而且对自己所有的活动都有清楚的记录,还不忘留下乘坐出租车时的票根。”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衷地表示了对该患者的感谢。
因此,这两封倡议书特意提醒:第一,回国前特别注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与有流感症状的人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如有任何流感症状如发烧、咳嗽等,尽快获取当地医疗服务,确认无恙后再启程。第二,旅行中请多备几个口罩和酒精擦手液或擦手湿巾,如果途中遇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要做好个人防护,要尽量选择远离他的座位,口罩湿了后要及时更换,要及时使用酒精擦手液或擦手湿巾清洁手部。第三,入境时要认真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单,如确有申报单上所列的症状,要如实填写,并告诉乘务人员或边境卫生检疫人员,尽早获取帮助;还要注意保留沿途交通、住宿相关票据,以备不时之需。第四,回家后七天内,尽量避免同学聚会,探望亲友、师长,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第五,归国后被卫生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坦然地接受医学观察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