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小吕的父亲,日前通过电视向社会道歉,对几十名同机和同车乘客被医学隔离表示歉意。而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雪阳在出院时,也向因他被隔离的人表示了道歉。(5月18日《济南时报》)
道歉,这个表达愧疚、不安之情的人际方式,在持续的流感疫情中,显得格外温情。这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一个更立体的应对流感疫情的体系,应既包括政府部门的防控体系,也包括社会的人际体系。
在社会的人际体系中,防控疫情讲求的是责任担当——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别人负责,不仅要对个体负责,更要对整个社会负责。从这个角度看,流感患者致歉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就在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对北京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者表示了感谢。因为这位患者自抵京感觉到不适后就一直在家,与外界没有社会交往活动,并且对自己所有的活动都有清楚的记录,甚至不忘记留下乘坐出租车的票根。这种责任感和道义感,应该受到尊敬。能够检敛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不使疫情蔓延,当然是一种公民责任的体现;同时,为自己曾经的不经意和无知,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也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
道歉,感谢,或许对直接遏制流感疫情不会有根本效用,但是疫情当前社会的人际体系却异乎寻常地需要这种润滑剂。在道歉和感谢之时,让公众体味任何一个人在疫情来临中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影响和牵连着身边并以几何倍数扩大到所有的人。所谓众志成城、携手并肩,不是虚幻的口号,也不仅仅是抗击疫情发生时齐心协力,更应该体现为每个公民个体对社会人际体系融合的力量与贡献。
恩格斯说:每一次大的灾难无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历史的进步不仅仅体现为我们面对灾难的制度性收获,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进步归根结底更要落到公民进步的结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