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举报儿子藏枪 儿子送父亲进精神病院
儿子和精神病院齐成被告
儿子送父亲进精神病院,这起在2007年被吵得沸沸扬扬的家庭纠纷,两年后依然没有平息。近日,该案在盘龙法院龙泉法庭再次掀起浪潮,父亲段嘉禾将长子段毅韬告上法庭,告其侵犯人身自由权,索赔10万元的精神赔偿。坐在被告席上的,除了他的亲生儿子,还有精神病院。庭上,段毅韬称,3年前,父亲到处举报他,他因此认为父亲可能因为长期饮酒而造成精神病。
“侵犯我人身自由”
2007年1月25日18时,段嘉禾被儿子强行拉到精神病院。段嘉禾认为自己根本没有精神病,却被儿子送进精神病院,这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在精神病院期间,段嘉禾曾多次和主治医生协商,要求立即出院,但都遭到拒绝。甚至想来看望他的亲朋好友,也被精神病院阻挡在大门之外,拒绝看望。没有亲友的关怀,64岁的段嘉禾称,他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2007年2月2日,在精神病院熬过了一个星期后,出院的段嘉禾将段毅韬告上法庭。段嘉禾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强调,段毅韬没有征得父亲同意,强制将未患精神病的父亲送进精神病院,在主观上属于恶意行为。而云南省精神病院,在没有调查清楚段嘉禾是否患有精神病的情况下,强行收治病人更是没有法律依据。“既然没有段嘉禾有关精神病的鉴定结论,只是单方面听段毅韬的说法,就认定其有精神病,精神病院存在过错。”
“自从段嘉禾住进精神病院后,段毅韬向医生声明,不让亲朋好友进病房看望。而段嘉禾本人也多次要求出院,都遭到精神病院的拒绝,这已经侵犯了段嘉禾的人身自由权。”段嘉禾的代理律师说。
“受委托送父亲就医”
段毅韬当庭出示了一份书面授权委托书,该委托书由原告除小儿子段毅村外的其他子女出具,证明段毅韬是接受委托为父亲检查、治疗疾病的。段毅韬与精神病院联系将段嘉禾送医是执行委托义务,如有侵权,应由委托人承担责任,而不能由受委托人单独承担责任,原告应当起诉委托人。
“原告入院治疗的过程是合理的、科学的,原告住院期间的精神健康状况是逐步好转的。”段毅韬的代理律师说,段毅韬只是协助父亲入院,由于当时段嘉禾情绪很激动,难免会有一些约束手段,但并不是之前媒体所说的“很暴力”地将段嘉禾绑架入院。从家门出来进电梯后,段嘉禾一直自己走,段毅韬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段毅韬的代理律师刘峰说,段嘉禾住院时的病历资料、医生诊断过程和专家会诊等都显示,通过在云南省精神病院的治疗,段嘉禾病情有所好转。而段嘉禾在住院期间,多项常规测试得出结论,段嘉禾的妄想值超出正常值70,段嘉禾的异常行为是因长期饮酒而引起的精神障碍。
“收治行为按规操作”
“云南省精神病院,是合理合法地对病人进行诊断。”坐在第二被告席上的云南省精神病院的代理律师表示,段毅韬和段嘉禾属父子关系,家属有法定义务将病人送进医院。而且,段毅韬根据父亲在平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异常症状,将段嘉禾送进医院,实施的是一种救助行为。
“房间里有很多酒瓶,段嘉禾把头蒙在被子里不停地打电话,屋子里还放了一把刀具……”云南省精神病院表示,他们出诊时看到段嘉禾的异常行为,出诊和接诊过程都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则,“家属打电话到医院寻求帮助,医院不可能袖手旁观。”在《云南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协议书》上显示,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是“为治疗精神或者心理障碍病人而设立的专门住院部门”,收治普通心理疾病患者也是正常医疗行为。本案将择日宣判。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杨雅棋
■相关链接
举报儿子
藏匿枪支子弹
儿子送健康父亲进精神病院,这在常人听来是不可思议的。到底是怎样的误会,让父子之间出现了这样的隔膜?原来,父亲早前曾告儿子非法持枪。儿子因犯非法持枪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2005年4月5日,民警接到群众段嘉禾举报,称其子段毅韬在昆明市东寺街住处藏匿枪支弹药。同年4月21日,民警在东寺街328号段毅韬家,查获3支制式枪和2600余发子弹。2006年,段毅韬涉嫌私藏枪支罪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2007年3月,这起刑事官司在西山区法院公开审理。
“这是父亲导演的一出戏。”面对公诉机关对其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指控,段毅韬喊冤,并讲述了一段复杂的家庭关系。1983年,段毅韬15岁,由于父母离异,年幼的他和弟弟、妹妹跟着母亲去了香港。1990年,长大成人的他来昆明做生意,并在香港、深圳、上海和昆明都开有公司。“本来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错,我每个月都给他生活费,但3年前,父亲莫名其妙地到处举报我,告我行贿、偷税漏税、涉黑等,事实证明我是清白的。父亲可能因为长期饮酒而造成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