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高峰来临
数据显示,今年4月广东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22841例,死亡80人;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21865例,死亡3人。
专家预计,广东的手足口病疫情在5月至7月会达到高峰。手足口病目前无疫苗,关键是从日常的生活中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
甲、乙类传染病
报告发病数前五位
1肺结核
2梅毒
3乙型肝炎
4淋病
5丙型肝炎
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0.58%
报告死亡数前三位
狂犬病
肺结核
艾滋病
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0.00%
丙类传染病
报告发病数前三位
手足口病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流行性腮腺炎
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3.56%
广东手足口病大事记
●2008年5月,广东省累计报告病例22586例,其中广州4394例、深圳4179例、佛山2613例、东莞2076例、茂名1328例;累计死亡7例,其中佛山2例,广州、东莞、茂名、湛江、梅州各1例。
●2009年3月,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4287例,大部分发生在幼儿园,大部分患者为轻型病。
●2009年4月,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4961例,死亡3人。
答疑
为何儿童易染手足口病
专家表示,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据国外文献报道,手足口病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