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部门联合发出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志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
有关部门的这个“无抗奶”禁令文件,对市场上“有抗奶”、“解抗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对“无抗奶”说不,让人有点看不懂。
“无抗奶”本意是保护消费者的一个行为,它的主要目是针对市场上的“有抗奶”而言的。“无抗奶”本应当是奶企的最低道德准则,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对原奶抗生素残留进行强制性规定,抗生素也不是必检指标,只是不得检出,量上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因为我国目前的检测漏洞,市场上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奶及奶制品含“有抗奶”目前一直没有说法。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担心,打出“无抗奶”宣传卖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关部门对如何处理“有抗奶”问题避而不谈,却对“无抗奶”下手,让人大惑不解。其实最应该禁“有抗奶”及“解抗剂”而不是“无抗奶”。
让无辜企业的“无抗奶”下架,却对那些产品质量完全合格,并没有使用解抗剂的企业,强制让产品质量完全合格的产品下架也是非理性的管制行为。
什么叫“无抗奶”、“有抗奶”呢?牛与人一样也会生病,为了治病就需要打抗生素等药物。一般奶牛在用药期还会继续下奶,这种奶会含抗生素,就叫“有抗奶”,人使用这种奶后对健康会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所以这种“有抗奶”应该绝对禁止才行。但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强制性的规定,于是部分企业看到这种市场机会,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对原料奶把握严格,就开始在自己的产品上标示“无抗奶”。而另外一些达不到无抗奶标准的奶企,为了想进入这个市场卖点,就用一种叫“解抗剂”东西,可以将“有抗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自己的牛奶也可以标上“无抗奶”。据传这次的有关部门突然叫停“无抗奶”,好像就是要防止企业在牛奶及奶制品中使用“解抗剂”。
有关部门应加快出台严禁奶企收购抗生素残留原奶及解抗剂文件。
目前的监管部门对有抗奶为什么不尽快说不?对那些奶粉加水却标识为“鲜奶”的行为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要真正保护消费者健康,有关部门应加快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出台严禁奶企收购抗生素残留原奶及解抗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