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璇:
应该来说,我们刚才提到了很多的措施都是政府的,这些政府的措施很多其实都是在2003年SARS期间,因为大家知道,2003年香港SARS是很严重的,都是在这个期间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所积累下来的。除了政府之外,其实香港的市民在经过了SARS之后,他们自我防疫的这些能力也好,意识也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这次疫情到来之前,很多的市民就已经对自己的家居环境、工作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和清洁。另外我们平时看到一些勤洗手,人多的地方戴口罩,这些在香港也已经成为了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
谢谢陈璇从香港给我们带回来的消息,非常感谢。
杨主任,刚才我们说到要预防,预防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以往得到的医生给我们的劝告就是,如果你得的是小病,如果你只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你尽量不要去医院,因为医院是一个交叉感染成堆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得到的提醒,尤其是今天我看了一个报道,世卫组织说,得了甲型H1N1流感之后,死亡的人大多数都是拖着不治,到了第五天、第六天才去医院治,所以才死亡,现在我们得到了两个基本上是矛盾的信息,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体有流感现象的时候,到底是应该去医院,还是不应该去医院?
杨维中:
我觉得应该这样来看,这次墨西哥病死比较多,它也是因为得的甲型H1N1,它就拖延了治疗,如果作为中国来讲,现在没有这个病例,我们如果又没有在发生过病例的国家去旅行过,我觉得一般的感冒症状,咱们也不必大惊小怪,马上就去医院,因为我觉得我非常赞成,医院应该还是一个比较拥挤地地方,也是比较容易传染疾病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觉得你去过那个危险的地方,到那个地方旅行过,或者跟那里的人有接触,我觉得出现了这种,我还是提醒大家应该尽快去医院。
主持人:
我怎么理解您这句话呢?如果我没跟这些疑似患者接触过,我就感冒发烧,我就不去医院,如果有了这种接触,我就要去医院,但问题是潜伏的情况很多,我怎么知道接触没有。
杨维中:
潜伏总体来讲,我觉得它肯定还是在所有的病人中间,或者在明确诊断的病人中间,来比较它的风险,还是一个风险大一个风险小。
主持人:
那就是呆在家里的风险更小一些。
杨维中:
我觉得应该还是这么来考虑这个问题。另外如果你的发烧很轻,很低,老是不退,症状很严重,我觉得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去了,所以还是有一个度和量的问题。
主持人:
现在我们进行到一个什么阶段,就是说要严防死守,先不让你进来,这够不够?
杨维中:
我觉得严防死守是我们的一种奋斗的目标或者是一种愿望。因为刚才我们都提到了。
主持人:
全球化。
杨维中:
一个是广泛的,比较多了,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说,仍然存在着一些潜伏期和隐性感染者,再加上它的传播途径是一个呼吸道的传播,所以我们很难说采取了措施以后,我们一个病人都不传入。所以严防死守是我们采取的一种措施,但是它要传进来或者有个别的病人在中国被发现,我们还是应该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
主持人:
我们设想最坏的情况,假如我们的中国大陆出现了这样一个病例,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于你们疾控中心来说,你们要做什么?
杨维中:
我觉得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它、诊断它和报告它,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隔离,我觉得香港这次做得非常成功。
主持人: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杨维中:
对普通百姓来说,如果即使是发现了一个病人,只要跟这个病人没有过密切接触的,我觉得不需要有什么恐慌,如果有过密切接触的,应该配合相关部门来进行七天隔离的医学观察。
主持人:
心态?
杨维中:
从老百姓来讲,第一,还是应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但是不管有没有这个疾病的发生,我们都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养成和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