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共报告248人食物中毒,其中7人死亡,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昨日,省卫生厅发布通报称,这些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化学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市民应更加注意防范食物中毒。
131人在集体食堂中毒
据通报,第一季度我省收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6 起,中毒248人,死亡7人。与2008年同期(食物中毒报告3起,中毒11人,死亡1人)相比,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00%、2154.54%、600%。其中3月份报告人数最多,达到244人。
按中毒原因分,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豆浆中毒、豆角中毒、发芽土豆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最多,人数为229人;其余为有毒动植物中毒,人数为19人。按就餐场所分,131人中毒发生在集体食堂,110人为其他场所,7人发生在家中。第一季度学校食物中毒3起,中毒143人,无死亡,而2008年同期没有报告学校食物中毒。
3月23日,我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某乡镇发生4人白酒中毒死亡事件,我省立即成立专班连夜赶往事发地,很快查清了该县某镇4人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廉价销售的犯罪事实,追回假酒3525公斤,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刑事拘留三名犯罪嫌疑人,目前事故责任认定工作仍在进行中。
春夏之交谨防三类食物中毒
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细菌容易繁殖,如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食物中毒。除了卫生部门要加强监管外,市民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防护。
专家提醒,春夏之交尤其要注意米粉、熟肉制品及含奶糕点三类食物引发的中毒。如果自己买米粉应该去正规的超市,不要到小作坊或者小市场购买,如果在外吃米粉,要观察米粉是否变色、变味,及时发现及时拒绝食用。熟肉制品也要仔细辨别是否变质。另外,买回来的东西一定要充分加热后食用,不吃来历不明的动植物,不吃隔夜菜,特别是叶子菜。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