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鲜,真鲜!”昨天中午,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李臻先生,在丹阳一酒店接连吃了两只皮薄、汁鲜、肉嫩的“河豚汤包”,忍不住连连咂嘴赞叹。本月18日,该酒店举办第九届江鲜美食节,董事长魏堂海独创的“河豚汤包”在美食节上首度亮相,美食节吸引了35桌的贵宾佳朋,但让老魏至今不痛快的是:由于“河豚汤包”过于敏感,事先答应出席美食节开幕式的一名市领导,最终还是没有来;老魏想在本地媒体上投放“河豚汤包”的广告,同样因为“拼死吃河豚”的敏感,而遭到媒体的婉拒。
每只汤包成本8元卖28元
55岁的魏堂海有着35年的厨师经历,至今还时不时下厨露上两手。昨天上午11时,还没有到吃饭时间,记者就看到不停有车子开过来,不少来的客人都直接点名要吃“河豚汤包”。魏堂海尝试着做“河豚汤包”是去年年底的事,真正技艺成熟并批量推出,还就是最近的事。老魏说,促使他尝试“河豚汤包”,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餐饮界的“蟹黄汤包”风靡一时后,不少食客想换口味,需要一种美食替代;其次,河豚作为人间美味,是一种“绿色”营养食品,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潮流。他透露,一般一斤河豚可以做到12-15只汤包,每只汤包的成本在8元钱左右,而酒店实际销售每只28元,其中主要是烹饪技术“卖钱”。
找关系电视台才肯播广告
昨天上午,记者在魏堂海的陪同下,先到丹阳电视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赶制美食节的广告,其中重点又落在“河豚汤包”上。老魏悄悄告诉记者,广告就在这两天播出,还是他动用私人关系,电视台才肯做“美食节”广告。18日美食节开幕当天,他想在报纸上投放庆贺广告,但因为“河豚”两字敏感,报社婉拒了他。当天,丹阳一位市领导就在开幕前还答应到场庆贺,但最后绕来绕去,还是躲着没来,主要原因还是“怕沾上‘河豚’说不清!”
尽管有“拼死吃河豚”的警告,但作为人间美味,河豚尤其是人工饲养的菊黄豚、条纹豚等控毒河豚,眼下正越来越多地被食用。“河豚汤包”在食用安全上如何确保“万无一失”?持有省烹协颁发的“准烹证”的魏堂海认为,确保河豚安全关键是要把握好洗和烧这两大环节。河豚斩杀后,他们首先要将河豚眼睛、鱼子、鱼血等高危部分拿干净,然后再冲洗,最后还要水中浸泡2小时,“冲洗用水从来不计成本”。随后高温煮烧,温度在120°以上,这种高温能将鱼子蒸发成气泡状,开锅后爆于空中。
卫生部门“默许”,只能悄悄卖
烧河豚和制作河豚汤包,有较大区别。老魏透露,汤包全部用河豚肉,鱼肉一定要煮透煮熟煮化了,然后过滤掉鱼刺将其打成浓浆,随后加入特制调味品速冻,然后再进行手工汤包制作。工序十分繁琐,还有很多属于不能公开的“秘技”。所以,河豚汤包皮薄、汁鲜、肉嫩、味美。目前,老魏的河豚汤包主要在酒店内消化,但已有上海客人闻听后,到老魏店内批量购买,销售一直很火。那酒店何以还不在丹阳批量外卖?老魏说,主要还是没有合法手续和批文,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许可,最多是“默许”,所以现在还只能是“悄悄卖”。
作为主管部门的丹阳市卫生监督所怎么看待“河豚汤包”?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丹阳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陈建新,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从来就没有说河豚可以食用,至于如何看待“河豚汤包”,他说“现在很忙,没有时间接受你的采访”,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