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冒让他变得很怪异
得那场感冒时,老许45岁。在这之前,他的身体一直很结实,从来没有因为什么大病而住过院。就连最普通的感冒发烧,在老许身上也很少出现,几年也不会得一次。老许平常经常跟家人开玩笑说,自己是铁打的硬汉,疾病根本不敢来找他。
但在他45岁的那一年,疾病还是找上门来了,他得了一场重感冒,而且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最初时的症状,就是头痛、头晕、咽痛,老许凭着自己的经验,没有吃药,他很自信地判断,只要多喝水,感冒很快就会好,根本就不需要打针吃药。于是,每天他都要喝上几暖瓶的开水,希望能清除体内的感冒病毒。
他的这个土办法,以前屡试不爽,但这次却失灵了。光喝水没有用,他的感冒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加重。感冒了一个星期之后,老许突然发起了高烧,傍晚的时候,体温计测量出来的数字已经接近41℃!连续几天下来,都是这样,40℃左右的高烧不时地出现。
老许和家人这才慌了起来,赶紧买来感冒药吃。又是一个星期,老许的感冒症状终于消退了。
但一场噩梦也随之而至,而且一梦就是十多年:感冒痊愈后的老许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在待人接物方面一直比较稳重,但突然变得非常冲动和天真了,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和家人、同事争吵,性格变得非常孩子气,就像个“老顽童”。有一次,同事问他工作进展得怎么样了,他竟然突然对同事发起火来,搞得同事莫名其妙,因为以前问他工作上的事情时,他总是详细耐心地介绍。
更令家人和同事难以理解的是,老许还常常答非所问,比如问他“现在几点钟啊”,他会回答说“我吃过了”;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他常常突然唱起了儿歌。而且,老许的记忆力也开始下降了,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盯着屏幕发愣,几分钟之前的故事情节他都不记得了。
是发高烧把脑子烧坏了?
“一定是发高烧把脑子烧坏了。”起初,家人把老许的变化归罪于高烧。家人记得非常清晰,老许在感冒时,连续出现了四五次40多摄氏度的高烧,当时老许的额头滚烫滚烫的。
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口腔(舌下)温度保持在37℃左右,超过39℃以上为高热,老许在感冒期间,竟然出现了几次40℃左右的高烧,这当然会让家人判断为烧坏了脑子。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发现,老许的变化并不是像他们所判断的那样简单。
其实,发烧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烧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高;发烧时可以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这些变化均有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好转。动物实验也发现,感染后能引起发烧的动物要比不发烧的动物病死率低。发烧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体温曲线的变化往往反映病情的变化,对判断病情、评价疗效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这个方面来讲,老许在感冒期间发烧,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当然,发烧尤其是高烧时,会对身体带来一些危害,比如,发烧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烧(40~41℃)时,病人可能出现抽搐、烦躁、谵语、幻觉,有些病人出现头痛。而且,发烧时可使心跳加快,一般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15次,心率过快可使心脏病或贫血病人的心脏负担加重,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
但高烧所导致的后果,大多在病人发高烧期间就会出现,而不会像老许这样,在十多年后,还常常出现。而且,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说白了,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不会把老许变成一个“老顽童”的。老许家人最初的这一判断,被医生否定了。
那么是不是感冒并发症呢
老许的反常表现,会不会是感冒的并发症?家人想起以前听说的一个感冒导致耳聋的病例,既然感冒后能产生耳聋这样的并发症,会不会也能导致病人的性格变化、智力下降呢?
的确,有些人患感冒后往往发生耳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人的鼻咽部和中耳之间,有一条叫耳咽管的细管相通。平时,空气通过它由鼻咽腔进入中耳,使中耳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鼓膜才能正常振动,人才能听见声音。感冒常使鼻咽腔的黏膜发生炎症,波及耳咽管后,使耳咽管的黏膜充血肿胀,发生堵塞现象,导致鼻咽腔与中耳的空气发生隔绝。当中耳里原有的气体被完全吸收,最后呈现负压状态,于是鼓膜被吸引而向内陷。由于负压关系,中耳内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中耳积液,于是患者感到耳朵像灌了水一样听不见声音。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中耳内渗出的黏液发生机化,引起鼓膜粘连,遇到声音不能振动,听力就更低了。这就是感冒引起耳聋的主要原因。
很多医生常常跟病人讲,感冒不是小病,如果治疗护理不及时,能引起种种并发症,如中耳炎、心肌炎、急性肾炎、气管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等。但因为感冒而导致性格改变、智力下降的并发症病例,却非常少见。看来,用感冒并发症来解释老许的反常,也是行不通的。
倒是很像得了老年痴呆症
如果找不到根源,就无法彻底治疗老许的疾病。看着老许的病情,家人焦急异常。“不会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了吧?”亲戚的提醒,仿佛给老许的性格之变揭开了谜团。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脑病,以持续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以及人格改变为特征。从老许的表现来看,他非常像是个“老糊涂”。“老年痴呆症”发病最初的症状就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的健忘,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下的东西就忘记拿走,刚刚被介绍过的朋友,再次见面时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老许就是这样,有的时候看电视连续剧,对看过的前一集都说不明白剧情了。“老年痴呆症”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性格、情感改变,以前大大咧咧为人随和,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固执、斤斤计较,开朗的开始不爱理人,经常发呆,情绪低落等。老许的性格变化最明显。
但仔细对照下来,又不能给老许扣上个“老年痴呆症”的帽子。虽然现在有“老年痴呆症”低龄化的说法,但低龄之后,这类病人大多的年龄仍然在55岁以上,对于45岁就开始出现异常的老许来说,那就太低龄了。另外,“老年痴呆症”的出现一般是个渐进的过程,其症状一般分为遗忘期、精神错乱期、痴呆期,但老许在那场感冒之后,陡然之间就变成了“老顽童”,这十多年来,虽然前期有时异常、有时表现正常,后期基本上为异常,但他的症状程度却基本上变化不大,并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医学上,当记忆出现持续全面的问题后,才会被认为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老许并非如此,他出现这些症状的最初几年,并非是持续处于性格改变的状态之中,而是时好是坏,好的时候还继续在单位上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