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戚女士在万事利医院输液时,发现输液瓶内有白色絮状物,虽然及时拔掉了针头,但担心自己受影响的戚女士,要求医院保证她5年之内不会生病。
今年2月23日,戚女士来到杭州万事利医院就诊。25日上午10点10分,戚女士在门诊输液,输了10来分钟后,戚女士突然发现输液管内有白色的絮状物,她立马叫护士过来查看。
“护士过来一看,就赶紧帮我拔了针头,给我换了一瓶,把原来那瓶扔到了垃圾桶里。”戚女士说,她当时表示了反对。后来,医院说会将这瓶液体送去检验,到时再给她答复。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月,结果出来了,医院说液体没有问题,却不肯给我看检验报告。”戚女士说,她现在要求医院写份书面保证,保证她5年内不会生病。
杭州万事利医院的魏登科副院长告诉记者,戚女士当天输入的是一瓶0.9%的氯化钠250ML加头孢曲松钠针2.0g,“输液开始不到5分钟,患者发现输液管内有‘东西’,经急诊科护士长及时查看,在输液管中段过滤球之前有白色絮状物,就立即对患者停止了输液,并请主治医生会诊,发现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后,给她输注另一组药物。整个输液过程患者无不良反应。”
“其实输液瓶中出现异物是很正常的,所以现在的输液器上有一个过滤球,它的作用就是过滤掉液体中的絮状、块状异物。”魏院长说,这些异物不可能输入到人体内。
“我们当场就封存了那瓶液体,并经患者签字认定。”魏院长说,医院为了患者的安全考虑,先后于2月27日、3月22日给戚女士做了生化检查、血液细菌培养,结果均无异常。
2月27日,医患双方共同带着剩余的两种药物和输液器,到江干区药检局和药检所进行检验。“后来,药检局的人说,只能检验所使用药物是否为头孢曲松钠和生理盐水,对絮状物国家无检验标准,无法鉴定。”
魏院长说,江干区药监局也对患者所使用的同批号生理盐水和头孢曲松钠各抽样60瓶,送市药检所检验。记者在魏院长提供的检验结果上看到:本品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捕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
魏院长说,医院在第一时间告知了戚女士检验结果,“可是,她要医院书面保证她5年内不生病,这让医院犯了难。如果是因为输液引起的任何问题,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但我们无法保证一个人不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