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尿毒症患者没钱治病自建透析室 医保何日眷顾?
他们是一群尿毒症患者,靠透析维系生命。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内蒙古、山西、河北、安徽、黑龙江、吉林……他们选择通州区白庙村的一个院落,组建了一个“自助透析室”。 这是一个10人组成的特殊“大家庭”。维系这个“家庭”的,是三台透析机。这是他们共同的“肾”。进入这个“家庭”之前,他们都签署过一份生死合同:“……如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与合伙人无关,包括死亡,一切都自行负责。”他们知道,私自组建透析室是违规的。但是,在医院高昂的透析费用面前,他们选择了违规。他们说:“我们的原则就是,活着。”(3月26日 人民网)
为了“好好地活着”,10名尿毒症患者自发地组织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依靠三台透析机来维持治疗,看后让人心里沉甸甸的,他们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对生存的渴望,但是,笔者以为,他们更是对现实一种无奈的选择。
笔者有一个朋友,他的母亲患有尿毒症,目前也是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存,据说,做一次透析就要花去几百元,病人每个星期都要做一次透析,几年下来,肾脏透析已令我的朋友几乎倾家荡产。在人类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国家还在上演这种“病无所医”的悲剧,这实在是一种社会之痛。
进行医疗改革,我们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可是现实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全民医保我们喊了多少年,可在现实中又有几个能成为幸运儿?对于那些没有参加医保的人来讲,得了尿毒症,就等于等死。
十几个人自建“透析室”,它击中了我们国家医疗制度方面的软肋,昭示了我们国家看病难、看病贵的严峻现实。据悉,在医院,一次透析,费用在300元至500之间不等,另外还需要支付一两百元的其他费用。普通患者一个月大约透析10次,费用在5000元左右。如此昂贵的医疗费,普通人家能负担得起吗?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个别委员站着说话不腰痛,声称目前“看病不难也不贵”,这位委员的一番话,立刻遭到了网友们的质疑。目前看病既不难又不贵吗?这10位尿毒症患者的“自救”就是最好的注脚。
我们国家提出了要在本世纪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居有其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看来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医院本来属于公益行业,它带有明显的全民福利因素,不知何时,医院成了名副其实的“唯利是图”单位,全民福利的恩泽在这里难觅踪影,看病已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前不久有关部门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病之后去医院就诊的城市里是70%,而在农村则只有30%,很多人生病之后“硬撑”,得了一些不治之症只能等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正常的救助机制,没有健康方面的保障,文明社会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是否让全民医保成为现实,它是考量我们国家人权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人是社会资源中最宝贵的一种资源,敬畏生命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当大多数人的生命都被漠视的时候,当人们的健康时时受到威胁的时候,这样的社会还能称为文明社会吗?
10名尿毒症患者设“自助透析室”,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这种哀痛不仅仅是他们10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哀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