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记者了解到,三统一政策实施后,药价平均降幅确实超过了40%,但是让记者纳闷的是,为什么药价降了,看病的费用却提高了呢?
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财务室,记者看到了这家医院几年来的收支状况,副院长杜秦川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也很希望患者看病能更便宜,但是让他无奈的是,医院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财政赤字,如果现在只给病人开三毛钱的头孢,医院就只能关门了。
新医改调查:公立医院怎么改?
继续我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报道。 今年一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全国普及基本卫生服务医改试点省区,率先启动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卫生部希望宁夏的试点能为全国医改提供参考。宁夏医改走到了其他省份的前面,这里的老百姓又到底能不能比大家早一步摆脱看病难、看病贵的烦恼呢?
宁夏“三统一”制度改革已实施三年,看病难看病贵是否解决?
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遇到了陈锡莲等几位因感冒发烧正在打点滴的患者。
患者陈锡莲:“感冒了。”
记者:“打了几天点滴了?花了多少钱?”
陈锡莲:“打了6天了,花了有一千多块钱。”
记者:“你这次看病花了多少钱了?”
患者:“将近一千了。”
记者发现,在这间输液室里,因感冒发烧输液的患者一共有11位,其中,包括陈锡莲在内的8位患者,治疗费用超过1000元,1位患者治疗时间两天,治疗费用为430元,2位从其他医院转诊来的患者,治疗费用超过了2000元。
患者:“感冒花了三千,光医药费,大家都是挣工资的,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元钱,一进医院三四千,就是两千多元钱,谁能承受得了。”
记者了解到,为抑制药价虚高,宁夏自治区2006年实施了公立医院药品招标三统一的政策,由自治区政府统一招标,统一定价,统一配送,三年来,宁夏医改成效显著,全区药价大幅下滑40%,不过采访中,陈锡莲等人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看病少花钱。
陈锡莲:“没有减少,因为以前也经常感冒,没有超过一千的。”
药品降价了,看病费用到底有没有随之下降?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财务室,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统计数据。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财务科科长司新宁:“2003年,每门诊的人次收费水平是131.48元,每床日收费的收费水平是341.62元,2008年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180元,每床日收费水平390元,就提高了37.4%,一直是逐年上升。”
在药剂科记者得知,三统一政策实施后,药价平均降幅确实超过了40%,像罗红霉素,以前是卖32元钱,现在统一招标之后,引进了另一家企业生产的同规格的罗红霉素,只卖3元3角四分钱,价格降了10倍,但是让记者纳闷的是,为什么药价降了,看病的费用却提高了呢?陈锡莲等人这超过1000元的治疗费用,到底是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陈锡莲:“就是输液,吃药还有检查。”
统计发现,这11位感冒患者,都接受了胸片和验血检查,平均检查费用为140元,除此以外的费用是药费,平均为700元。
患者:“又是让你输液又是让你吃药,辅助的药很多,因为有的流鼻涕,他有专门治流鼻涕,有些咳嗽有些头疼,他药就是分开了,你这个一盒那个一盒,这个药价就高得了不得。”
记者了解到,目前基本药物目录里面,疗效相似但价格相差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可替代药物有很多,以抗菌素为例,价格从几角钱到几十元钱不等,最贵的一种是70多元钱,而统计发现,在这11位患者中,有10个人注射的是价格30元以上的抗生素,1人注射的是价格78元的抗生素,几角钱到20元钱的头孢无人使用。
患者:“开的药是比较好一点的,吊一天就要250多块钱,他引导你消费,往高的消费。”
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制度改革在宁夏已经实施了三年,挤掉了药价中的不少水分,可是我们也看到,药价大幅下降之后,但患者到医院只能开到价格昂贵的药,便宜点的药根本见不到影子,看病的实际花费不降反增,医院开药的时候为什么如此嫌贫爱富呢?原来医院也有他们的烦恼。
记者:“你觉得看感冒一千元贵不贵?”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杜秦川:“够贵,我感冒我都不吃药,我就硬扛着。 ”
记者:“为什么?”
杜秦川:“我也不花这个钱算了,就这么扛着。”
杜秦川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也很希望患者看病能更便宜,但是让他无奈的是,医院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财政赤字,如果现在只给病人开三毛钱的头孢,医院就只能关门了。
杜秦川:“医院的账上现在可以这么说,一分钱都没有,到这种程度,我们所有的账全是红的,也就是根本就是亏的,没有办法。”
在财务室,记者看到了这家医院几年来的收支状况。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财务科科长司新宁:“这几年连续亏损,这是2006年,亏了100多万,115万,2007年亏损 990万,2008年也是亏损,这是2008年,2008年的收入是2.26亿,支出的是2.3个亿,亏损380万。”
记者注意到,医院收入的2.26亿,有三个来源,一部分是财政补助收入3960万元,占总收入的10%,一部分是医疗收入8629万元,占40%,第三部分是药品收入 1亿3千7百万元,占总收入的50%,司新宁介绍说,看起来医院一年收入2个多亿,其实是个虚数,这三部分当中,财政收入是政府划拨的40%的职工工资,给多少就要花出去,没有节余,第二部分医疗收入虽然数目不小,但这些收入抵不上医疗支出,年年都是亏损,医院赚的钱其实就是药品收入当中15%的医药加成。
杜秦川:“我们药品收入就是1个亿,1个亿的15%是多少,1500万,大概就这个数。”
不过让记者疑惑的是,除了药费,医院还会收取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等医疗性收费,为什么这些项目没有给医院带来利润呢?
杜秦川:“现在手术费用很低,我们一个胆囊手术下来也就是两千块钱左右吧,几乎是不挣钱。”
杜秦川告诉记者,目前的医疗收费标准是由自治区主管部门在前几年确定的,按这个标准收费,主任医师挂号费是5元钱,普通医生挂号费是一元和两元钱,化验费在10元钱左右,这些项目虽然挣钱,但是根本不够支付有关人员工资,有些项目还要赔钱,比如做个普通的阑尾炎手术,医院要赔100多元,而最为常见的打吊针,医院每打一针就要赔0.7元钱,综合起来计算,医疗收支难以维持平衡。
司新宁:“你看医疗收入才是8200万,8269万,医疗支出全年是1.23亿,然后节余,节余亏损4045万。”
记者得知,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年门诊量40万次,居全区各大医院之首,但是因为医疗性收入难以盈利,这些年来,医院只能依靠药品加成赚来的1500万元维持基本运转。
杜秦川:“你不要看我们挣那么多钱,挣那么多钱干啥这个钱,一个是买药还有发工资,基本都吃饭。”
杜秦川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财政只划拨职工基本工资的40%,剩余的60%要靠医院自己挣,加上奖金、保险、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人员支出数额是959万元,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等日常办公支出915万,职工退休费,离休费、住房补贴,抚恤金等个人家庭补助支出150万,三无病人欠款 140万元 ,应付这些开支,至少需要2200万元,医院赚的1500万元远不够支出,每年到了买药付货款的时候,无法筹集预付药款,只能去银行贷款。
杜秦川:“贷款,我们现在今年已经贷了两个亿。”
杜秦川告诉记者,现在医院除了2个亿的药品贷款,还有5个亿的基建贷款,医院是1957年建的,早就难以满足病患的要求,病人开始出现流失,2005年,他们决定进行医院改建,5个亿的基建费用无处筹集,也只好向银行贷款。
杜秦川:“现在,我们也闹不清楚怎么还,这个不好说,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像我们急救中心,原来盖的急救中心,还了十年还上,那么现在这也是这样,也得如此。”
综合医院的日子捉襟见肘,那么中医院的情况又怎样?记者随后来到了银川市最大的中医院进行了调查。
银川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刘本臣:“医院现在的总体的状况的话应该说是一个收不抵支。”
刘本臣告诉记者,2008年,他们收入5000万,但是支出达到了5300万,亏了300多万,主要是医疗性收入亏损比较大。
刘本臣:“你像煎一副药的话四毛钱,那就是连瓶子钱和煤钱都不够,这都是政府定价,挣钱的你得去干,不挣钱的你也得去干,因为你毕竟是公立医院。”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二级甲等医院,中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数量远远比不上综合医院,各项医疗收费标准也更低。
刘本臣:“普通医生的挂号费的话现在我们是一块钱,做推拿按摩这一块一般他们就收30几块钱,基本上连工资都不够。”
对于三统一之后,药价下降但患者看病费用不降反升的情况,刘本臣表示,各家医院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对医院来说,确实是有说不出的苦衷。
刘本臣:“以药养医,现在医院应该说是也没办法,等于医疗收入这块亏欠的等于靠药品上挣的一点钱来养。”
记者在宁夏自治区卫生厅了解到,2000年到现在,自治区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从1亿6千9百万,提高到了10亿8千7百万,对乡镇和社区医院,进行全额拨款,用以购买药品,药械,支付人员工资,看病费用由此大大降低,在很多乡镇,农民甚至只需花一元钱就可以看好病,但是记者了解到,由于自治区财力所限,财政投入难以顾及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也成为宁夏医改中最难进行的一环。
记者:“负债经营医院能占多大的比例?”
宁夏自治区卫生厅厅长刘天锡:“到目前为止就是说通过银行贷款或者拖欠这种方式应该说超过10个亿,对宁夏这么一个小的地方,我想全国可能不同程度的都会存在负债经营,赤字经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