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厅厅长白志勤在9月3日召开的2009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公立医院要实现“先救治后结算”的诊疗流程,有效杜绝“见死不救”现象的发生。(见《南国都市报》9月4日报道)
听到卫生厅白厅长这一席话,相信不少人都会和我一样心头一热:实在太好了,人民医院为人民,早就该这么办了!
激动之余,我想大家更想知道,白厅长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先救治后结算”的要求,全省各级公立医院什么时候可以兑现呢?
不妨先看看省内各大医院手中的欠账单。 据报道,全省各大医院手中目前都握着大把“欠账单”。据不完全统计,仅省人民医院一年被患者拖欠的医药费就高达200万元左右。其中最典型的个案是,贵州一个患者被救治后无家可归,在医院里呆了整整五年,拖欠医疗费近10万元。
在走过了“以药养医”、“过度市场化”等弯路之后,众所周知,中国医疗改革正更多向公益性回归,公立医院的“非营利”定位使“先救人后结算”成为一种可能。但是,身边的数字与事实都在提醒我们,要想让公立医院真正自觉践行“先救治后结账算”,就得从根本上解决“谁来为公立医院买单”这一问题。否则,尽管公立医院实行了改革,有政府拔款来养活着,公立医院不会也不应该掏自己的运行费来给广大患者买单。
显然,在公立医院改革推进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强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更需要建立一整套足以使公立医院愿意“见死必救”的制度。要建立这样的制度,如何消除公立医院现在手头上的大笔被拖欠“旧账”?如何建立起与公立医院与各类医保的快速对接、便捷支付系统?如何实现患者结算上的异地转移支付?如何防止新的恶意拖欠产生?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个坎,而其中的医保异地转移支付等问题,国家尚在探索之中,尚无成功经验可循,仅凭海南一省之力,解决起来,谈何容易?
在公立医院“见死不救”现象屡有发生的当下,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向全省公立医院提出杜绝“见死不救”现象的奋斗目标,意义非凡。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尚需艰辛探索与努力,作为普通百姓,兴奋之余,我想更应对此有客观冷静的认识,切不可寄望其会一蹴而就。(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