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高值耗材的成本价格尚未厘清,一边是顺价加成政策让医院无法抵御采购高价产品的冲动。根治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需要的是一揽子解决方案,改革的整体推进尚需时日——
高值耗材价格“挤水”还在找路 ——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状况解析(上)
□本报记者 韩 璐□
价格规范行动曾经搁浅
日前,卫生部传出消息,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将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相关事宜。卫生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挤水”已是刻不容缓。
“挤水”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水分”有多大。
中国价格协会几年前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植(介)入类产品从出厂(或进口)到医院销售给患者,平均加价在2倍~3倍。统计发现,2005年上半年,心脏起搏器零售价是出厂(或口岸)价的3.23倍,导管为2.65倍,支架为2.28倍,人工髋关节为3.49倍。
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曾向社会公布了加强植(介)入类医疗器械价格监测和管理的征求意见稿,第一批进入目录的产品包括心脏起搏器、心脏介入类器材、植入性人工器官、人工关节及骨科内固定器械。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医疗器械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征求意见稿的思路是,联合海关、药监等部门,通过加强价格监测、发布价格信息等方式,规范企业定价行为,引导市场合理形成价格,同时对流通环节加价率进行适当限制。
按照这一思路,征求意见稿按照产品的不同价位,设置了相应的最高零售流通差价率(额),以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向患者收取产品费用时的最高加价率(额)。如含税出厂(进口供应)价格在6000元以上的产品,最高流通差价率不得高于25%;医疗机构实际购进价5000元以上的,最高加价300元。
然而,这份被社会寄予厚望的文件却始终没有正式出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的确面临诸多难点,如医疗器械品种繁多,更新速度快,行业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也有差异。此外,改革涉及太多的利益调整,要真正推动下去阻力重重。
“高价偏好”助价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顺价加成机制背景下,唯有采购价格更高的产品,医院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一机制使耗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院成了“利益共同体”,越是价高的高值耗材,使用越多。
国内某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的一位高层主管告诉记者,由于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这一机制也使国产产品在医疗机构中缺乏“竞争力”。据这位主管说,2010年6月以前,国产药物支架和进口药物支架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比例为11。2010年6月,一种进口产品通过补标的形式进入采购目录后,国产药物支架和进口药物支架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比例很快成为13。当时,这一新进目录产品中标价为19600元(报关价仅为9000元),而同类国产支架中标价为10900元。
部分患者也有“高价偏好”。中国价格协会一位专家表示,由于植入体内的医用耗材对维持生命或改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患者一生中可能只植入一两次,所以只要经济上能够承受,都会倾向于选择档次高、价格贵的品牌产品。这种“买贵不买贱”的心态也助长了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居高不下。
集中招采改良在即
上游的产品价格监控和下游的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一时难以到位,使人们不得不再次将破解耗材价格虚高的希望投注在集中招标采购上。
事实上,卫生部曾经有过成功的经验。2008年,卫生部首次举办心脏起搏器、心脏介入类等4类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并将价格拉下近30%,还取消了由投标企业支付招标代理服务费等规定,社会反响很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由卫生部主导的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并没有延续下去,2010年,采购权被重新交回地方。
“目前,耗材招标在许多地方流于形式。”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姚志修说,首先是“以省级为主组织实施招标采购”的规定未得到落实,层层招标现象仍未得到遏制。该协会一会员单位曾在一年内参加66项招标,其中属于省级的7项、大军区的3项,其余56项均在地市级,一个产品也因此出现多个中标价格。同时,各地仍以按品规为主收取招标代理服务费,且收费偏高,有的甚至达到企业年营业额的4%~6%。招标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患者。
同时,没有摸清价格底数,加上各地产品目录编制不科学、不统一,也导致了中标价格的混乱。姚志修举例说,基准价相同的同一企业同一产品,仅因规格型号不同,其价格差异有时可达2倍~4倍。由于对不同企业实行不同定价标准,不成文的做法是外国大公司中标价最高,外国中小公司次之,本土企业最低,所以即便从同一境外制造商进口到中国的同样产品,在不同企业间的销售价差别可达数倍。
一位卫生部官员向记者透露,未来可能由相关司局牵头,整合专家资源,共同完成产品分类目录的编撰和价格摸底等基础性工作,为各省招标采购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