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晓曼)4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3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公众和药品生产企业关注双膦酸盐药物安全性问题,警惕相关风险。
双膦酸盐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高钙血症等疾病的治疗。截至2011年2月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双膦酸盐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报告1072例,涉及不良反应1351例次,严重病例67例,占6.25%。
统计数据显示,双膦酸盐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广泛,包括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皮疹、腹泻、头晕、腹痛、肌肉骨骼痛、头痛、过敏样反应、胸痛、流感样症状、低钙血症、心悸、厌食、消化不良、眼部症状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表现还包括神志不清、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其中,国际上重点关注的骨骼肌肉损害191例次、食道损害53例次、肾功能损害20例次、下颌骨损害病例3例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时密切监护患者健康状况,针对患者不同状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或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而生产企业应及时完善产品说明书,加强药品安全用药的宣传,详细全面的告知药品安全性信息;实施主动监测,收集品种不良反应信息,针对不同品种制订不同风险管理计划,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