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健康论坛 | 博客
有问必答 | 休闲
  99健康网 >> 焦点 >> 健康新闻 >> 正文

卫生信息化建设:强化共享应用 凸现需求服务

作者: 来源: 时间: 2011-04-07 09:04:50
我国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是实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那么,这一目标该如何实现?这条路如
我国“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是实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那么,这一目标该如何实现?这条路如何走得更顺畅?《健康报》和《中国卫生》于3月下旬在杭州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与会的卫生管理者、卫生信息专家的一致观点是:在实现路线图过程中,应该注重——

特约记者 俞志新 本报记者 李水根 
  
 
  卫生信息化决定医改的成败

  许  速(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局长):通过这几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卫生信息化决定医改的成功与否。卫生部提出“3521”路线图方向是对头的。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颠覆,是全新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卫生信息平台是社会窗口,涵盖民政、养老、体育、教育等各个方面。而电子病历的功能不仅代替了纸质,其深度与广度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医疗卫生的资源共享。随着利用度的提升,其功能不仅局限于医院概念,而是拓宽到区域概念。因此,要从转变运行机制,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卫生信息化。

  公立医院的改革,离开了千百万医务人员的参与将一事无成,而卫生信息化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得到改变,激发医务人员的内在动力。正如一位英国卫生执行官员访华时所言“是一场革命”。有了卫生信息化,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有依据;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报酬按数据、公式计算,阳光、公正,过程正确,服务对象对结果的接受度就大大提高了。     

  杨  敬(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新医改提出“四梁八柱”,史无前例地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八柱”之一。这些年来,浙江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卫生强省、全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普及,如以门诊、住院、药房管理、病案统计的信息化率在全省县级医院达到100%。

  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初见成效。全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已全面覆盖,直报率达到100%;全省卫生监督建立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血液信息网,在采、供、用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新农合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全省所有参合农民人人实现计算机管理,使用统一规范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县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实行联网实时结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时结报率也达到70.4%。

  滕建荣(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从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几类用户的需求出发。杭州市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从需求入手,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诉求为出发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从居民群众的视角看,满足了“三个需求”,即满足了老百姓个人健康信息的全程记录的需求,满足了居民群众参与健康管理的需求,满足居民群众家门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从社区医生的视角看,可归纳为“两个实现”,即实现了信息化为人服务的转变,实现了健康档案动态生成。从各级管理者的视角看,可谓“满足三个需求”,一是满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二是满足了业务管理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三是满足了行政管理者监督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俞康民(苏州市立医院名誉院长):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支撑,这是因为信息化能与人性化服务结合起来,借助信息平台的力量,借助“移动医院”等信息手段,加强了医患沟通和患者的知情选择权。信息化把知情权交给病人,把医疗信息交给病人和家属,让病人和家属参与医疗决策,这样的服务使病人和家属更为满意。

  陈小康(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苏州市实行“一卡通”以来,居民—医院—防保机构三位一体,均与健康信息实时共享,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服务,提升了管理。就诊卡、医保卡、银行卡实行“三卡合一”,健全了健康档案。网上预约挂号与手机挂号,则使群众就诊变得更为便捷。这些信息化的手段与措施,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起到了其他方式无可替代的作用。

  李晓平(广东省医改办副处长):信息化可使医院管理更加透明化,实现对医院医疗工作与医疗行为的实时监管;可以更好地实行成本控制,提高运转效率;促使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水平,通过预约系统、查询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医疗水平;有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对医院领导的考核更为公正、客观、科学。

  郭  清(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疗卫生信息的透明化及公开化,有利于公众获得规范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有利于医疗卫生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管。资料表明,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均在不断建立健全数字化、科学化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黄学宁(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在江苏省新农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卫生信息化推动了卫生服务的创新与改革深入,包括调动了各级医疗机构的主动服务意识,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了医疗费用辅助监管,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价,实现了信息目标管理。 

  戚  英(杭州市卫生局规财处副处长):纵观国内外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当今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卫生信息化的主要基础;建立有效的卫生信息化管理机制是卫生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葛  航(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生信息化的一大功能是政府对医疗行为实现实时监管。前几年曾有“电子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金钥匙”的说法,现在我认为电子病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金钥匙,因为它体现了对医院临床路径、医疗质量以及医疗行为的管理。

  “健康发展” 须摆脱“四强四弱”

  杨  敬:特定领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确实对提高卫生工作效率发挥了作用。但是按照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卫生工作的要求,还远没有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还远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四强四弱”:

  一是“纵强横弱”。像传染病直报、卫生监督、血液管理,这些系统都是某个业务领域内的垂直系统,自己的系统自己用,缺乏横向连接。

  二是“点强面弱”。像医院信息系统,在单个医院应用较强,但院际之间,没有连点成面,应用系统不能兼容,医患信息不能共享。  三是“建强用弱”。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初期集中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一旦建成,后期也没有数据更新,成为“死档案”。

  四是“内强外弱”。原先建设这些应用系统,用于内部管理的多,面向公众服务的少,功能也比较弱。 

  分析“四强四弱”的原因:一是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总体协调效果差,各自建各自用。二是缺乏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信息系统之间难以信息共享,出现了“烟囱林立、孤岛遍地”的现象。三是卫生信息化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市县一级的卫生信息化专业机构和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卫生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何  炜(杭州市卫生局医学信息中心副主任) :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目前卫生信息化还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地市层面没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对区域性信息化建设实行专门监管。

  二是缺乏刚性的投入机制保障。如各医院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经费投入以各单位自筹为主,平均不到单位业务收入的1%。 三是缺乏管理流程的顶层设计与变革优化。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时缺乏管理流程的顶层设计,系统实施时未做好变革管理,有时流程不但没有优化反而更加复杂,新的流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叠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出现了重复的工作和冗余的步骤。

  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往往从各自业务需求出发考虑问题,未能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逐一优化,使涉及基础性及交叉性的业务整合成为信息系统建设整体推进的最大瓶颈,不能真正实现卫生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

  滕建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以单独机构或单一城区为单位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凸现出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孤岛现象仍然突出。卫生业务条块分割严重,存在纵强横弱、信息封锁的问题,各种医疗卫生信息分散在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难度大,整合度差。公共卫生、卫生监督等方面呈现的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难以形成可共享的数据库,不能为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居民健康档案中断档残缺部分很多。

  二是人员流动、人户分离等实际,对传统以区域划分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居民人员流动、户籍分离等日益增多,迫切希望在家门口享受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如何才能按照新医改的要求,对特殊人群进行无障碍流动管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按区域划分这一固有管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的一大挑战。

  三是各自为政的信息化建设难以解决监管难、评价难和决策难等问题。各区、县(市)之间,业务系统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因缺乏统一的规划,信息化建设十分不平衡,从而造成数据收集难、可信度低,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及时有效开展监管与决策等问题。 

  借“变革优化” 推进“旧城改造”

  张力军: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走得更通畅,应搞清楚一些问题,如卫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时,如何处理与其他系统如物价、财政、计划生育、民政等的关系,其结合点在哪里?与政府的信息大平台的关系又如何?“旧城改造”成本多少?是推倒重来,还是修修补补?是以拆为主,还是以统为主?代价有多大?等等。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系统也会越来越复杂,只有简单可靠才能保障有效操作。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通俗易懂的宣传推介,可使各层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并支持;资金的合理筹集和运作,可有效推进信息平台健康运作,并规避各种不利因素;客观认识并处置已有的“电线杆”、“信息孤岛”,也就是要妥善应对“旧城改造”。

  许  速:“旧城改造”是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信息化不可能形成最好,它只会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越来越好,即“旧城改造”应持续推进。软件升级是基于软件自身的信息基础发展,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人对信息的认识和意识,以及信息化能力的提高。“旧城改造”过程中应不断地提升对信息化的认识、意识和能力。目前所认为的“旧城”,其信息化程度是非常低的,投入也不太大,不管怎么“改造”,成本都不会很高,在技术架构上都可以解决。“旧城改造”是一种进步,应从“顶层设计”和“变革优化”层面去加快“旧城改造”。

  葛  航:“旧城改造”是一个标准和概念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新医改所要求的信息化的需求量与原先的信息化含义相比完全不一样,如何妥善处理原有项目和保护原有项目,以及落实新建项目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包括城市与城市之间,政府与建设商之间,“改造”的依据就是按照标准。目前的“旧城改造”可以采取“三步法”,即第一步是新建的按新要求建设,第二步是原有的尽量保护用接口来完善,第三步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可用国家的标准互通。

  何  炜: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周期,一般5~8年就要面临更新换代。从医院信息化角度看,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尚没有临床的数据中心作为支撑。然而,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区域信息化改造而言,没有临床数据中心作为支撑,就是一个缺陷。面对区域制定的标准,医院就应自发地依据标准进行改造。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标准化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标准,但它并不是数据层面的,不能解决改造的全部问题。还有,有了标准后如何跟进,建设商如何根据标准去开发软件?

  二是管理问题。对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目前尚无一个整体的可借鉴的管理经验,各地均在摸索中。即使如此,还是应确立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应用,管理比技术更重要的理念。

  徐志钧:“旧城改造”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整体改造,这种方法会耗费很多时间和人力,需要专家咨询等。另一种是混合式,具体是先改造对外服务的部分,即先改“门面”,然后再对核心部分进行改造。在卫生部门对卫生信息化的认识、决策和投入程度不一样的情况下,应选择可靠性较强的建设商事先设计一个完整的建设建议方案,避免绕弯路。

  “五种模式” 可促进转型发展

  许  速: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信息化的理念、技术和手段也要不断地创新。要注重新开发软件,如推出医教结合信息管理软件,可用于全科医生教学,对教学中所有信息都可监测、管理、分析。要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健全在线服务,提倡居民与医疗机构的互动,包括健康教育、计免预约、网上收费等。提倡GP医生制服务模式,创立新的社区卫生干预方式,实现GP医生智能化,包括GP医生和GP助理,作为社区服务的支撑体,使社区卫生服务更专业,更体现人性化。

  此外,公立医院改革难点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监管就会像脱缰野马,朝着各自的方向跑。通过信息化,成立区域监管中心,每一项医疗服务和医疗行为,包括每一片药,每一病种的治疗,政府都能监管到,法律法规也可以到位。建立在信息化监管下的拨款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节点。

  杨  敬:浙江省对卫生信息化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提出了五种模式。

  一是在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上,由管理型转变为公众服务型。前些年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政府服务,如医院为管理者服务,公共卫生为决策者服务,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大多也是为管理或用于辅助决策,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比较少。下一步建设与应用的主要目标要放在为公众服务上。

  二是在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上,由硬件型转变为应用型。以往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倾向比较严重,要改变“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状,从应用设计开始,按应用需求配置硬件,以需求促发展。

  三是在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上,由单向型转变为共享型。今后,各单位的信息化要按照标准化建设,数据格式要规范、信息资源要共享,对不同业务的信息系统要能实现互联互通,对不同的数据和信息要能共享和共用。

  四是在信息化工作的动力上,由技术型转变为业务需求型。以往卫生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是由IT行业公司来设计,这些公司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大多与实际业务需求不相符,实用性不强。今后,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要以卫生工作者为主体,卫生工作者要根据业务需求,优化流程,提出应用系统设计思路,成为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的主导者。

  五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评估上,由内部型转变为公众型。以往评估卫生信息化项目,大多数是内部评估或专家评估,这方面的评估仅限制在技术的先进性或设备配置的合理上,对信息化项目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可操作性的评估较少。以后要转变信息化项目评估的方法,更多的要评估信息系统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效率,由医护人员来评估信息化项目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的价值和可用性,由公众来评估信息化项目带来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郭  清:基于电子健康的基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应与物联网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引下,借助伴随移动通信和生物传感器等医疗器械的发展而出现的移动数字医疗与远程医疗技术,建设智能健康管理卫生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双向转诊、移动医疗、远程诊疗与咨询、循证医学等医疗业务,进行实时实地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推动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与分享,实现医院与社区的医疗健康服务的合作与协同,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滕建荣:本着“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理念,应着重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居民身份标识,统一卫生专网,统一业务规范和信息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重点应体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管理奠定基础,并逐步做到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区域联网。

  二是进一步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推进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以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集成,以市民卡为介质促进电子健康档案在多个环节的使用,实现对城乡居民健康管理的电子化。

  三是进一步加强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有必要进一步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和存放,强化电子健康档案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何  炜: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公众服务模式。以面向公众提供快捷、高效、优质服务为导向,开发卫生信息化手段,强化沟通、服务、共享功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绩效。如用好“一张卡”,即市民卡,完善市民卡“一卡通”的健康卡功能,连接医保、社保等多元服务,不断推进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建好“两大库”,即居民健康档案库和卫生管理资源库,激活健康档案的生命力,实现城乡居民“受益一生”的目标;搭好“两级平台”,即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区县级卫生信息平台,将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信息统一成逻辑完整的信息整体,不断满足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管理及服务需求。 

  黄学宁:大量的实践表明,基层机构信息化是信息来源,信息标准化是信息共享前提,软件公司是战略合作伙伴,实施信息化可推进业务规范化,掌握信息化可实现管理精细化,借助信息化能助力改革持续化。
 点击选择表情标示你此时的心情
高兴
0
愤怒
0
无聊
0
搞笑
0
冷汗
0
惊讶
0
难过
0
垂涎
0
我要说两句 ]  
 
相关最新文章
健康新闻
缓解春困有妙招
哪种菜防头发早白
6种零食让女性一夜爆肥
剩菜怎么处理不丢营养不伤身
春天养生必做的7件事
淘米水有很多妙用
易康云-中汇福“肥胖三高”健康管
哪种脸型的男人智商更高
肺部保湿是养生关键
饭后别做7件短命事
优劣草莓巧鉴别
这样吃鱼让你更聪明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易康云2016春节贺岁
筋长一寸 寿长十年
----------------------------------已有0位网友进行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2006-2014 by 易康云(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9健康网 www.99-jk.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公司邮件: wedmaster@99-jk.com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园东路6号高校创意总部4层 邮编:100176
京ICP备12040834号-1

TAG: 99健康网 | 加盟连锁 | 99健康管理网 | 健康管理加盟连锁 | 远程医疗会诊 | 加盟连锁 | 汽车用品商城
网络110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