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7日-8日,围绕药品价格问题、新医改难点问题,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的专家、企业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搜狐健康全程实录,以下为嘉宾精彩观点。
医药行业受整顿 迎来较大规模“雷阵雨”
很多人说今年特别像2006年,行业发展将迎来大规模雷阵雨,特别是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遇到一些重大政策的调整或者冲击,一个从正面上,近期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就会发放,药品制造标准将会提升。另外,今年10月1号2010版《中国药典》开始执行。一个是制造标准,一个是产品标准要大幅提升。从“芦笋片”引发的价格问题,药品降价问题,价格管理办法调整问题,两千种药品的成本核算的问题,以至于后面会引发的大批商业贿赂调差问题。我个人的预感,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引发一次税务对医药流通公司或者是批发公司的税务稽查,将是一个大规模行动。大家想想,药品从15块到180块进医院,中间这个钱到底哪去了?这里面其实我们税务部门没有收到相应的税钱,中间这一大笔钱不知道去哪了。
我最近接了一些投资公司的电话,问我怎么看目前医药行业这些风暴。我个人理解,它是一次雷阵雨,可能是一次比较大规模的雷阵雨。但是应该说对于产业的长期的看好和宏观上,我认为影响不大。为什么影响不大?因为我们做的所有措施不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的解决,我们的大型医院,我们的公立医院其实每年需要的费用是固定的,比如协和医院可能需要20个亿运营资金,这20个亿是固定的,当前卫生改革体制下,我们没有动公立医院的改革,我们药品支付机制没有改善,我们对于医生处方行为没有进行监管,实质问题如果没有变化,大家想一想,那就是说药品的需求者,无论是医院,还是招标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没啥改变。
以药养医尚未解决 又现“以药养政”
以药养医还没有解决,我发现改革现在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以药养政”。有大量的省份,包括一些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的政府,他们在地方财政上是有困难,而且我们现在要推行全民医保,又要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这个需要有配套的政府资金的,这个资金其实本来应该由地方财政加中央财政解决,现在地方财政一旦出现困难,中央财政都到位了,都支付了,但是地方财政应该支付的60%不能保障的时候,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向医药产业下手。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通过招标,或者通过配送招标的时候,中标公司向当地人民政府交5%或者8%的卫生促进基金。这个行业变成什么了?原来叫以药养医,现在又承担了另外一个,以药养政。
这样对不对?我觉得这样不对。改革不能走回头路,改革不能让大家继续是混沌的,如果要做真正的变革,真的要从体制、机制上,要从卫生的以药养医的机制上,管办分离。
2013年,中国药品市场将接近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或者第三大的医药市场,但是中国制药工业的大哥哈药集团,仅是全球大哥辉瑞的2.2%,大家可以看到医药行业的多小散低,这是这个产业突出的特点,而且这个特点已经有二十年了。搞了这么多年的改革,每一次写五年规划的时候,还是写这个医药产业是多小散低,我们进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丢人,写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没有转变。这个行业光靠自身努力是改变不了的,因为你受到更多政策的影响。
IMS前几年预测,中国药品市场2011年将成为世界第五,2020年成为世界第二,但是最近他们修订了这个数字,是2013年或接近日本,或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或者第三;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信。因为什么?因为五年前我们没有一个政府官员和专家能够预测中国汽车能在去年成为世界第一。
这次改革虽然不再强调原研药的单独定价,但进口药是从到岸的口岸价进行核算,那这个还不是进口商随便说吗?在印度,同样的药品比如阿莫西林,如果自己能制造,那么进口药无论好到什么程度,必须比国产药便宜,否则不让你进来。如果质量的确比我们好,这个质量好到多少可以算一个系数,但是不能像我们一样居然是6倍,同样的药品,进口药比我们国产药贵6倍。。
我很佩服外资和合资的企业,像诺华这样的企业,本来他们是以处方药为主,但现在也在开拓社区医院市场。他也要建立专门针对社区的这样一个公关计划,然后他要把他的药更多的和我们卫生部联合做医生教育等等,他在这上面有资金的配套,他容易得到高端政府的支持,上下通吃。我告诉大家一个统计数字,北京2300个社区医院的配送,我不知道叫好还是不好,top10的产品有五个中国产品,五个外国产品,而且有的外国产品既不在社保也不在基本药物目录里面,人家公关工作做得好,迅速把他的药利用政府的零差率迅速铺下去了,所以叫上下通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