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评论员李琼
嘉宾:
蔡玲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副部长
王林全国政协委员、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徐霞武昌区居民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热议的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是要对30年来公立医院形成的“趋利”体制进行彻底改变的大手术。他指出“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没有600万医护人员中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
公立医院改革难在哪儿
李琼:都说公立医院改革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它究竟难在哪里?
蔡玲:难在政府能否将多年来推向市场的公立医院从市场化的轨道上拉回来,将公益性目标落到实处。
王林:难在财政保障的压力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尤其是对人的调整上。
徐霞:难在多年来公立医院和其中的医务人员对利益的追求已经普遍化和坚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扭转这—点可能是最难的地方。
公益性如何保障
李琼:在不久前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那彻底改变“趋利”体制,恢复其公益性的关键在哪里?
蔡玲:关键还在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要有保障,而且要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断提高对“公益性”的保障水平。
王林:在保证财政投入的同时,公立医院应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将医务人员的收入同药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严格分开。
徐霞:真正具有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应当做到两点:—是要满足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收费要在中低收入人群可承受的范围内。
投入之外还要改什么
李琼:如果说单靠增加投入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那还需要同时进行的改革有哪些?
王林:应当切实建立起公众对公立医院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尤其是加大公众对公立医院的满意度测评。在此基础上改革公立医院的用人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用人的重要标准,确保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蔡玲:对“坚持公益性”的理解应当厘清—个误区,那就是不是看所有的病都要搞公益,要明确界定看哪些病属于公益性医疗的范围。
徐霞: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我们老百姓最担心的不是国家能不能拿出足够的钱来投入,而是这些钱能不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因此,—要整个医疗行业确立起治病救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二要破除特权对医疗资源的不当占用,比如改革公费医疗制度。
如何理解医生的逐利行为
李琼:公立医院改革能否既让老百姓得益,又让医务人员的积极普遍性得到释放,这两者是否矛盾,能否实现?
王林:纠正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不是要回到过去“干多干少—个样、干好干坏—个样”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用动态的考评机制来管理医务人员,将群众满意度同医务人员的收入挂钩。
徐霞:我想公立医院改革当然不是要改得医务人员穷困潦倒,而是要改革医务人员的利益激励机制。我并不反对医生靠高明的医术来获得高收入,但靠大处方、靠高回扣赚大钱的路必须堵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