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问:正常人需要戴口罩吗?
沈颖:正常的公共场所可以不戴,如果去医院就要戴。
记者提问:如果我们平常坐地铁,人群很密集,是否需要戴口罩呢?
沈颖:戴上更好。
记者提问:刚才两位医院的专家讲到,在医院里的发烧的病人并不都进行采样检测。如果这样的话,有一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人没有监测到并进行网络报告。请介绍一下,现在卫生部门每周通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数字是分别从什么渠道得到的,从疫情监测的角度来讲,通报的这个数字有什么考虑?
冯子健:现在我们不再要求对每一例发烧病人都做实验室确诊。我们要求对每一起呼吸道疾病暴发都要进行调查,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通报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上来的病例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甲流的暴发中所涉及的病例,二是进行哨点监测中确诊的病例,三是确诊的重症病例,此外,也有一些实验室确诊的散发病例。大量未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人都没有再报。目前5万多的报告病例人数,其实只占5月11日发现第一例以来,总发病人数的很少一部分,大家不能用这个数来估量总的感染人数和发病人数,这要和实际的数字差得很远。
我们现在利用这个系统观察一下暴发的起数,只是一个趋势性的分析、趋势性的监测,我们用它作为报告平台,来观察重症病人发生数。我们要求尽可能发现每一个重症病人,当然现在也不一定能做到,这和每个医生的判断、警觉性有关,他怀疑病人是甲流,可能就会做检测,如果临床上没有怀疑病人是甲流,可能就没做,可能就漏掉,当然我们希望每一例重症甲流都通过我们的监测系统报上来,让我们掌握重症的变化趋势,对病毒的变异做出预警。
关于疾病流行强度,流感样疾病占总病例的比例和病毒监测阳性率已基本可以满足我们观察疾病流行强度的需求。
记者提问:现在从儿童医院接诊的情况来看,青少年、儿童发病人群的特点是怎样的?学校目前是防控的重点,学校的疫情监测是怎么做的?是单独的一个系统还是纳入到网络直报里?
沈颖:从我们医院的观察来看,从10月23号开始发热门诊病儿就诊有一个突发高峰,夜班发热孩子就诊比以往增加了35%左右。有大部分是6—12岁的孩子为主,可能原因是学龄儿童的聚集性,天气转冷,空气流通不是很好,种种原因造成了这样一个小暴发。我们医院收了10例重症病人,其中有一例是危重病人,现在经过抢救已经缓解。我们监测了大概600多例流感样病人,这当中60%是甲流。
记者提问:学校的监测是怎么进行?现在我国对学校的防控会不会出台新的政策或新的做法?
冯子健:新的政策未来还是要由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发布,最近几天有可能会颁布。关于学校暴发的预防技术,有几点我想强调:一是,如果出现流感样疾病,或者是急性发热感染症状,就要在家休息,不要再来上学,要休息几天,好了再来,做到这一点,对预防学校传播和暴发有很好的效果,一定要给学校、给家长说清楚。
沈颖:这点特别重要,因为有很多家长怕孩子落课,都来医院开证明,着急让孩子上课。
冯子健:我个人认为,在不需要药物控制的情况下,发热、咳嗽、打喷嚏、咽痛的症状消失以后24小时,可以作为学生复课的标准。一是为了这是便于掌握,有关部门还是作了时间规定,好像是7天。另外,在上学期间,如果学生出现了发热呼吸道病状,老师要赶快把孩子带出教室,把他尽快送回家。寄宿制学校里可以做一些安排,对有这样症状的学生进行隔离,比如单独住宿舍,和其他的同学隔离开,这样做对预防甲流在学校的环境里暴发是很有帮助的,要完全避免发病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预防大规模发病。另外,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勤洗手,学校也要想办法提供方便学生洗手的条件,大家想想办法,在学校里积极采取措施,也有利于甲流的预防。就预防来讲,学校里可以做点工作,如果认为让学生自觉报告自己不舒服、家长自觉把发病的孩子留在家里做不到,学校采取用作做晨检的做法也是可以的。
沈颖:枪式的体温计在天冷了的情况下可能不管用,现在很多学校都用体温计,课间也要出去通风。
冯子健:做到这些,就有利于学校暴发的预防。
记者提问:现在供暖期就有一个矛盾,通风了大家觉得冷,会容易感冒,但是不通风又不利于空气的流通。
沈颖:可以定期通风,不是总把窗户打开。
冯子健:在刚才我说的前提下,学校采取停课措施主要判断依据应该是病休的孩子数量是否已经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进行下去,如果有一半孩子都病休了,还要上课,这也是不现实的。当然教育部也有相关的文件规定,初步定的是30%,如果有30%的学生明天不能来上课,那么就可以停课。要把握好停课措施的时机,尽量降低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记者提问:近一段时间,疫情发展迅速,目前给医疗卫生机构造成较大压力,据说北京儿童医院,一天就接诊几千例病例。根据国家的防控策略,要突出重点环节、加强重症救治,就目前这种疫情形势和就诊状况,曹大夫对轻症病例在就医上有什么建议?
沈颖:所有的公共卫生事件,像感染性疾病,儿童肯定是首先发作的,因为他本身的身体原因,发育比较不完善,抵抗力弱,这个群体也有聚集性的特点,所以儿童首先发病是一个普遍新的规律。从23号开始,北京两家大的儿童医院突然发生高峰以后,北京市卫生局反应很快,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主要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把所有北京市有医疗资源的103所有儿科的医院全部24小时开放就诊,儿童医院是常年24小时开放,但大部分儿科都不是24小时开放,这方面我们要感谢媒体,媒体的宣传很快,在媒体的宣传下,家长就近医疗,给我们分流了很多病人,所以我们的门诊量降到8000、7000、6000,现在降到5000,给我们缓解了很大的压力,同时我们采取了措施,所有的医生、护士,不管是在休假还是在上学,全部回到医院上班。我们认为,如果是轻症的病人,就近治疗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儿童还是要去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观察,对孩子来说,这是目前治疗和防御甲型流感比较好的办法。
记者提问:刚刚说儿童医院一天5000人是指发热吗?
沈颖:10月23号来就诊的内科病人是5000多,病人总数将近9000,现在病人总数已经降到5000—6000,内科病人是3000多。CDC报告甲流病人总数并没有减少,我们医院病例数减少,主要原因是北京市政府和卫生局的紧急措施,全市103家有儿科的医院开放24小时儿科门诊,分流了发热病儿的关系。
主持人:今天的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