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的妙用
外出活动一定要带雨具,背着很重的背包撑一把伞在林中或山地行走会很不方便,因此雨衣便成为野外用雨具的首选。
雨衣可分为分身式和斗篷式两种。
分身式雨衣由雨衣雨裤两部分组成,挡雨性能好,在没有御寒衣物还可临时代用,也有一定效果。若遇溺水时,将两裤腿扎紧,抓住裤腰甩动充气,然后将裤腰收紧,就成了一个救生浮子。必要时还可充当应急水容器。这种雨衣的缺点是透气性较差,出汗后会很难受。
斗篷式雨衣最大的优点是通风透气,穿上后还能将背包一并遮住。其缺点是挡雨性能较差,尤其对下半身的防护,一旦下大雨,恐怕难逃"噩运"。选择斗篷式雨衣时应选大一点的,野餐时可当餐布,支起来可做凉棚。
在没有雨衣的情况下,找一个大塑料袋底部剪一个头可钻过的洞,就成了一件临时雨衣了。
野餐行家
野餐原本是人类最早的果腹方式。茹毛饮血的祖先第一次围在篝火前,享用烤熟了的野味,大约应是现代烧烤的起源。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饮食文化愈发地炉火纯青了,就餐的场所可谓极尽豪华之能事。然而,历史正是沿着螺旋的轨迹前进,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终又想起了这一古老就餐方式的种种好处,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加以改良后,隆重推出。
野餐首先要野,地点最好是人少而风景秀丽的郊外,如森林公园,海滩,小溪边,山脚下等。
野餐未必要豪华,只要大伙儿吃得开心就达到目的了。有一辆越野车,带上精美的餐具和地毯固然理想;一个小背囊,装一块塑料布或方格土布,加上一次性使用的餐具,也能营造出同样的气氛。
野餐的主旋律是餐,吃什么最关键。因为在野外,食物应尽可能简单、卫生、有营养。为了避免加热的繁琐,宜以冷餐为主。比如沙拉、火腿、薰鱼、咸水鸭、茶叶蛋、卤汁豆腐干,自制泡菜等,都是既便于携带又美味的野餐食品。将这些食物分装好放进食物篮,如果是沙滩野餐则一定要用保鲜纸包好放进密封良好的容器里,以防沙粒入侵。
饮品可带罐装的,不过,要是将柠檬汁冰镇好将其放在保温瓶内,让朋友们喝上一杯冰凉沁肺的饮料,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杯子应用一次性纸杯或透明塑料杯。色彩鲜艳又不易碎的工程塑料制品,是野餐的首选容器。
冬季野餐,不妨试试烧烤,只要一堆木炭,一片金属网,就能尝到烤肉的美味了。烧一小锅开水,涮点海鲜、羊肉什么的,也别有风味。别忘了带一瓶红葡萄或干白葡萄酒,会为野餐增色不少。
要提醒的是,野外用火要注意安全,餐毕应将垃圾收拾好就地掩埋。
野炊炉灶
野外活动中利用地形地物建野炊灶是野外生活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是野炊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各种炉灶还要根据所能寻找到的燃料修建。
现今,野外生活可以携带汽油炉、煤气炉等现代化设备。但在不具备这些条件时,需修简易、实用的炉灶,用以烧水、做饭等。
三石炉灶
三石炉灶是最简单且历史最久远的一种炉灶。取三块高度相同的石块呈三角形摆放,锅或壶架放在当中,一般情况下锅底或壶底需距地面20公分左右(高度需视所用燃料确定,如用牛粪燃料高度不宜超过20公分,如用木柴可适当加高)。
吊灶
找两根上方有杈的树枝平行插在地上,中间横一木棍或树枝、帐篷杆等,将锅或壶吊挂在横木上,下方生火。也可用石块垒一道U型墙,在其上架一木棍或树枝,锅或壶吊在木棍上,下方生火。U型的口应向吹风方向,以利于燃烧。
以上两种炉灶是使用最普遍的,至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仍沿用此种炉灶。
木架灶
在森林地区有时找不到合适的石块建灶,可找4~6根长约30~40公分的粗树枝(最好是新的或湿树枝),一端用刀削尖,按所用的锅或壶的底面积,呈方形货六角形钉在地上,将锅或壶架在木桩上,下方生火。
坑灶
在既无合适的石块又无树枝的情况下,也可在地上挖一坑灶。在地面上挖一深约20~30公分、长约120公分、宽约30~40公分的斜形穴坑,坑口向风吹方向,用木棍或帐篷杆架在坑的两边用土堆起的土包上,将锅或壶吊挂在木滚将锅或壶木棍或帐篷杆上(一般掌握在锅底、壶底和坑底之间的距离需在20公分以上)。
火塘灶
火塘是篝火的一种,应选择坡坎下避风处,挖一方形或圆形深约20公分左右的塘坑,上支三角架以供烘烤食物、烧水、做饭。火塘坑可以较好的保存火种,还可以将食物埋在火塘中烘烤。
野炊灶还有很多种,如垒灶、散沿灶、避光灶等等,可根据人数多少,就地取材修造。
野炊灶在野外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火灾,建灶时应将灶边杂草等易燃物清理干净,并需有放火措施。使用后要将余火熄灭或用土掩埋,以免留下火灾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