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称医院“劝说”学生回家
不过,一个姓蔡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选择回家一是因为当地人认为进医院是一件不好的事,此外,医院方面一直在大力“劝说”让他们回家,如果孩子确实有什么不适,就到小学里面找医生,称当地在学校设立了一个医护点,以便随时监控学生的情况。事实上在昨天下午4时20分之后,记者在坑仔小学一楼看到了两个精神萎靡的学生,他们脸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其中一个学生叫蔡丽萍,今年14岁,是四年级2班的学生。蔡丽萍的父亲蔡银存告诉记者,中午的时候,他们被医生劝回家了,不过到了下午3点多,女儿就陡然不舒服,胸闷、头疼,还伴有强烈的呕吐,把中午吃的东西全部呕了出来。他们见情况不妙,就立即将女儿带到了学校的医护点进行治疗。
在学校医护点的是岐石卫生院的医生。其中一个姓卢的医生告诉记者,就昨天下午,他们已经接到了五六起学生病情出现反复的个案,这些学生的症状都是头晕、恶心、四肢无力还伴有呕吐症状。他们对于这些学生,都是开一些针对性的治理呕吐、消化不良和头疼的药。
在省卫生厅的网站,调查组已经迫不及待以疾控中心的名义挂出了新闻,表述依然是“经注射葡萄糖和能量合剂等安慰剂治疗,绝大部分学生自诉症状消失。所有自诉出现不适症状的学生都康复出院”。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对三级调查组公布的“全部康复”进行质疑,学生病情反复究竟算不算康复?调查组无言以对。
疑问1
多名学生都因为“心理暗示”发病
记者:难道你看到别人呕吐,你也会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更何况呕吐的学生不止几个?
调查组:……(沉默)
联合调查组称,这次的疫苗注射室根据新医改精神和卫生部、省卫生厅部署,2010年1月起,惠来县对全县15岁以下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此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是贯彻《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接种的乙肝疫苗是由中央财政出资,全省统一采购,免费接种。
调查组称,事件的发生是在4月22日上午,惠来县岐石镇卫生院共派出4名工作人员在该镇坑仔小学进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接种过程中,有一名学生自诉有点头晕、恶心、乏力等,随后同班6名学生也相继自诉有点头晕。卫生院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接种,共接种学生85人。联合调查组的初步结论是:该事件由疑似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引起。
对于得出初步结论的原因,联合调查组称,他们问询了大部分的前往治疗的学生,也检查过学生的手臂、前胸和背部,发现学生没有皮疹和发烧症状,大都是头晕、肚子痛、乏力。经过注射葡萄糖和能量合剂等药物后,发现学生大都精神很好。他们认为,头晕、肚子痛、乏力等都属主观症状,很难用客观体检检查出来,因此认定“学生的主观表现和客观检查不相符合”,符合群发性癔病的症状反应。用调查组的话说就是“看到别的人头痛,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就觉得自己也头痛”。
而根据记者调查,联合调查组所掌握的头晕、肚子疼、乏力这些症状之外,还有多名学生伴有呕吐的症状。当记者问呕吐是否属于群发性癔病的症状?他们此前接触的群发性癔病有没有呕吐这种表现形式?调查组开始不愿回答,只称他们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两个学生有呕吐,对于呕吐病症学生情况掌握的并不多。在记者的紧追之下,调查组称他们认为呕吐也应该是群发性癔病的表现症状。不过当记者质疑“难道你看到别人呕吐,你也会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更何况呕吐的学生不止几个”时,调查组无言以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