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 | 妇科检查 | 生殖整形 | 假体隆胸 | 人工授精 | 名老中医 | 癌症名医
性病名院 | 分娩价格 | 贵族医院 | 肾虚就医 | 乙肝治疗 | 安全避孕 | 白癜风
健康指数决定了人的生活习惯,冬日健康常识..[更多]
  广州医院 | 广州医药
  广州资讯 | 广州焦点
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健康论坛 | 博客
有问必答 | 休闲
儿科 妇科 男科 糖尿病科 不孕不育科 肝病科 胃病科 心脑血管科 肿瘤科 肾病科 皮肤科 乳腺癌 颈椎 高血压 过敏 耳鼻喉科 骨科 口腔科
儿科 妇科 男科 糖尿病 不孕不育 肝病 胃病 心脑血管 肿瘤 肾病 皮肤 乳腺癌 颈椎 高血压 过敏 耳鼻喉 骨科 口腔
 
  99健康网 >> 广州分站 >> 广州资讯 >> 正文

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召开

作者: 时间: 2010-04-19 12:54:38 点击:
2010年4月9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及我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港澳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联合主办、《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10年8-11日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以及来自国内外从事心血管病疾病防治、研究事业的400

  2010年4月9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及我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港澳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联合主办、《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10年8-11日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以及来自国内外从事心血管病疾病防治、研究事业的4000余名心血管专家学者共同出席南中国最大心血管界最大的学术盛会,共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

  心血管病大流行,防治形势严峻,工作迫在眉睫提倡“尽早综合适度”

  据本届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教授介绍,由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发生了流行病学转变--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WHO的数据显示,2004年估计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9%,预计2030年将有236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最近出版的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中,遗憾地告诉人们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形势非常严峻:(1)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高血压患者2亿,脑卒中患者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00万,心力衰竭患者420万,风心病患者250万,先心病患者200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2)估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总死亡每3人中至少1人因心血管病死亡,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3)最近杨文英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报告,10%的中国成人已患糖尿病,接近美国11%的发病率,超过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糖尿病前期约1.5亿。中国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约有9200万,已经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人们对心血管病的认识一次又一次地在改写着心血管病防控的历史。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类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新药和新器械研发步入加速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他汀和众多降压及防治糖尿病的药物相继问世,书写了心血管疾病治疗史的壮丽的篇章。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但尽管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发展神速,但很多疾病缺少根治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从国际先进国家心血管防治的理念上看,我们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向将有三大转变,那就是疾病防治的“尽早”、“适度”和“综合”。从强调疾病诊断、看重短期疗效、追求治疗药物研发和技术更新,已经转变今天关注危险因素防控、着眼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全面、规范疾病管理,实现患者的长期获益。

  “尽早”是指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越早越好”。有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糖尿病和有心脏病的患者,即使应用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强化降压治疗和多重危险因素干预,即使做了支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很高。因此,已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患者存在一个治疗的“天花板”效应。如果早期不预防,等到疾病缠身,再去看病得到的益处将非常少。从另一方面看,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患病人群做法并不明智。现有指南和预防策略对年轻人关注较少,但对有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不进行干预,长期暴露于危险因素者在达到中年就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病变,预期寿命有可能缩短。所以,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当是“越早越好”,国家应把重点转向如何防病,而不仅是治“已病”。

  “综合”是指心血管病的管理已经从单一的危险因素扩大到了包括总的心血管危险。比如,高血压常与血脂紊乱、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多项危险因素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因此,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种危险因素,比如治疗高血压就应与患者的整体治疗一并考虑,以达到更全面、整体地评估心血管风险。严格管理血压的同时应关注其他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这已成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趋势。

  “适度”,已有明确的证据证实,积极控制各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在内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心血管病。但为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更大程度地改善预后,“越低越好”或“低一些更好”甚至一度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旋律。但近期ACC2010年年会上,入选了中老年糖尿病且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较高的患者的ACCORD研究发现:与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的患者相比,收缩压降到120mmHg的患者没有明显获益;合用两种降脂药物(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也未明显减少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两年前该试验还发现,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增加死亡的危险。同样在ACC年会开幕式前公布的INVEST是研究结果也证实,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30mmHg以下时,死亡风险增加,不良反应增多。已经发生严重大血管病变的患者,逆转病变较难。对这些患者要掌握适度原则,牢记过犹不及的原则。合理认真地应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现有证据,不要一味追求新技术和新奇的想法,将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心血管病保卫战将是不是已经不再取决于数字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不再取决于不断发现新的危险因素和更为积极有效防控显现的效果,突破重围的关键是否在于我们能以更为前瞻和更加理性的视角去诠释心血管病甚至医学的本源。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时代,以防治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主要对象;第二次是后医学时代,以防治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以及意外伤害为主;第三次是目前的新公共卫生与后医学时代,这一时代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主要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新型传染病)和富裕病。主要卫生措施是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和社区卫生服务。从中不难看出,医学的目的是确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疼痛和疾苦、治疗疾病和对不治之症的照料,以及预防早死和提倡安详地死亡等。

  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仍居首位。

  毋庸置疑,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对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认识一次又一次地在改写着心血管病防控的历史:从强调疾病诊断、看重短期疗效、一味追求治疗药物研发和技术更新,到今天关注危险因素防控、着眼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全面、规范疾病管理实现患者的长期获益。但现状似乎仍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尽管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病发生发展、危险因素防控、药物研发和技术更新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因为尽管近年医学工作者对心血管病防控的力度不断加大、范围日益延伸,因为尽管近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已成明显减缓趋势,但遗憾的是我们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撼动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元凶”的霸主地位,心血管疾病的阴云仍将挥之不去。

  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能不能打赢这场心血管病保卫战将是不是已经不再取决于数字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不再取决于不断发现新的危险因素和更为积极有效防控显现的效果,突破重围的关键是否在于我们能以更为前瞻和更加理性的视角去诠释心血管病甚至医学的本源。答案不言而喻!

  提出健康战略,倡导初级预防

  在本届南方会上,与会专家引入了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09年终报告指出“呵护心脏健康胜过关注心脏疾病”的理念,并详细阐述了心血管健康的定义,指出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是为理想的健康行为和理想的健康因素的整合,其标准为4+4,即

  (1)同时存在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戒烟、保持理想的体重指数、体力活动达标及追求能促进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模式;

  (2)同时存在4个理想的健康因素,戒烟,非治疗状态下总胆固醇<200mg/dl、血压<120/80mmHg、空腹血糖<100mg/dl;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表示,通过健康行为使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达标,而不是经过药物治疗达标。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战线进一步前移,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前移到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不仅是治疗已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同时更要改善我们健康水平。通过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或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达到理想健康状态,从而大幅度减少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治疗的相关费用,是解决公共医疗费用巨大负担的根本出路。为目前危险因素的控制尚不到位,阵线还需前移。有专家预言,如对心血管危险因素不采取更为积极和有效的措施,心血管死亡的降低将出现拐点。因此,南方会发出号召:在救治心血管病同时关注心血管健康,是必将成为当代心血管医生的新历史使命。2010年伊始,AHA进一步诠释并具体了这一新的时代使命,AHA战略规划工作小组目标和标准委员会将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定义为理想的健康行为和理想的健康因素,并公布了美国促进心血管健康和减少疾病2010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民心血管健康改善20%,心血管病和脑卒中死亡率降低20%。在3月中旬刚刚落幕的第59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年会的开幕致辞中,ACC主席AlfredBove教授明确指出,会议的主题是“心脏病学的未来之路”,未来心脏病学的精彩之处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检查,即前沿技术,但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技术,还要回归到“以患者为中心”,注重生活方式改善和疾病管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表示,AHA发布的“2020健康战略”首次提出以改善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标志着AHA将心血管病的预防展现再次前移,从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前移到心血管病的初级预防,不是治疗已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同时还要注重改善全人群健康水平。不难想象,通过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或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可很大程度上减少危险因素、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治疗的相关费用,必将成为解决公共卫生支出负担的根本出路。这与我一直呼吁的“健康从心做起”、“心血管医生领跑健康中国”不谋而合,因此心血管病的预防突破必将拉动打开我国慢性病防控的新局面。

  南方会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教授则一再强调,如何将认识的进步和理论的成功转化为临床实践是有效推进心血管病防控进程的关键,而AHA公布的心血管健康新定义和“AHA2020健康战略”似乎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心血管医生都是围绕着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展开,对它们的评估、治疗和监测成为临床实践、医疗质量评估、指南等的核心。但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只是下游危险因素,而对上游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肥胖)的重视远远不够。因此,AHA建议我们不能仅沉醉于研发新的治疗手段,也不能仅关注治疗疾病,还需要强调预防(尤其是初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不难想象,通过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或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可很大程度上减少危险因素、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治疗的相关费用,必将成为解决公共卫生支出负担的根本出路。

  改变生活方式,重视基层防治,共筑健康防线

  2009年,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一次国内的心血管学术会议的开幕致辞中指出,通过加强多学科的密切合作、规范治疗行为、推进高血压防治试点工作和普及大众健康知识等方式,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陈部长在发言中还为今后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强调:“在新一轮医改政策中,中国着重强调‘预防为主’的重要性,逐步实施慢性病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通过加大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和建设,以家庭和社区为平台,做好健康人群和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逐步降低心血管病等主要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从2009年起,国家将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就包括为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此诚然,南方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散落在社区,当前心血管病防控的重点和最佳平台将逐步转入社区和基层,。只有逐步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将最新的医学理念推广到基层,将研究成果和医疗技术应用到社区,通过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平台以、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多种形式,让社区和基层医生即时了解医学动态、更新旧有观念,才能真正以此为突破口,撬动我国的慢性病防控,共筑国人的健康防线,最终实现全民健康水平的飞跃。

  技术改变生活,思想决定命运,行动彰显未来!无论是对承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重任的医学工作者尤其是心血管医生而言,还是对肩负“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的媒体工作者而言,如何让“关注心血管疾病,呵护心脏健康”的理念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已成为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与时俱进,积极奋起,不断努力,早日迎来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我们要向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正如法国类学家涂尔干所言,“假如没有理想目标的话,即使我们大步行走,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进步可言。”让我们与时俱进,积极奋起,不断努力,早日迎来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

 

我要说两句 ]  


 
其他文章
相关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已有0位网友进行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2006-2014 by 北京易康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99健康网 www.99-jk.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公司邮件: wedmaster@99-jk.com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园西路8号院24号楼1801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12040834号-1

tag:

99健康

|

99安徽

|

99健康安徽

|

99健康网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网站

网络110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