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调生活,事半功倍
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对于血压控制究竟有多重要?专家指出,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如果从以下这些生活方式入手放慢生活步调,或许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血压控制效果。
■良好心态是砝码
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此外,不良心境还常使患者产生嗜烟酒倾向,间接影响血压水平。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对待疾病既要予足够的重视,又不要过于焦虑和恐慌。
■体重增长悠着点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肥胖、糖尿病,则应限使体重控制在合适水平。有数据表明,体重每减少5.1公斤,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会分别下降4.4毫米汞柱和3.6毫米汞柱。膳食的原则是减少总热量,强调低盐低脂饮食重要的是,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绝烟酒等。
■适量运动益处多
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应当因人而异,须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靶器官损害和其他临床情况、年龄、气候条件而定。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生活节奏宜放慢
高血压者用药过程中坐起、站起时动作尽量缓慢。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通过适当休息来消除过度紧张。此外,建议不穿紧身衣裤。这是因为领口或领带过紧,容易压迫颈静脉窦,使血压升高。同时,高血压者还要谨防便秘。屏气大便可使腹压升高,会引起血压骤升,必要时服用泻剂。
降压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打造“主动健康”空间,才能赢得健康战果。别小看一些看似细微的日常生活细节,它们往往会左右你的血压控制效果。
将预防战线前移就是从日常生活方式入手,通过采用综合干预手段,将血压控制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运动、慢调的生活、正确的血压测量方式……这些综合干预细节,一个都不能少。
家庭自测血压也有讲究
关于家庭血压测量的方案,各国血压测量指南或建议的规定不一致,我国的家庭血压测量方案尚有待制订。根据国外的方案,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朱鼎良教授建议采用以下方案来自测血压:
每天早晨和晚间各测1次坐位血压,早晨测压定在起床后1小时内,测压安排在早餐和服降压药前。晚间测压安排在上床睡觉前。每回测压重复2次,这样,每天可测得4个血压读数。至于取连续几天测压的平均值,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如血压已稳定达标处于随访期时),一周中连续测3天,即取12个血压读数的平均值;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医生需要掌握更为可靠的血压值,以便做出正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时 (如初次下高血压诊断时,决定是否开始用降压药或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一周中须连续测5天,取20个血压读数的平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