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6.1%,而造成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对高血压治疗缺乏正确认识。在近日举行的心血管高层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教授戚文航呼吁,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评估,对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及时给予药物联合治疗,从而在血压快速达标的同时,最大幅度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戚文航教授说,虽然教科书及治疗指南中均已明确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指标,并制订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师往往忽视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整体评估,即对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综合评判以确定治疗方案,从而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他强调,三类患者应在治疗初始阶段就选择联合用药。这三类患者包括:收缩压大于16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10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危险分层中处于高危、极高危的,如高血压合并肥胖、糖尿病、肾病或有卒中史患者;血压控制靶目标较低的,如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高危、极高危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据戚文航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多推荐使用以利尿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近期全球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高血压患者初始药物联合治疗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联合钙拮抗剂,可使降压达标率提升至80%,并大大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种治疗有望成为高危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