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阿聪家出了件“怪事”——早晨起床时,阿聪发现儿子的脖子动弹不得,稍稍摇头或点头,颈部就剧烈疼痛,痛得儿子嗷嗷大哭。阿聪敲开我的门,跟我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又加了句:“儿子昨晚还在家里蹦蹦跳跳,怎么会突然这样呢?一定是‘落枕’了。”我建议阿聪立即带儿子上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落枕”原来是颈椎的寰枢关节半脱位。
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由关节连接。第一块颈椎,医学上称为寰椎,第二块颈椎称枢椎。寰椎、枢椎及其上下关节的位置是保证人体头颈活动自如的关键。这些关节的活动除了与关节自身的构造有关外,附着在这些关节上的韧带及其周围的肌肉组织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小儿头部相对较大,起稳定作用的颈部肌肉、韧带却很薄弱,如果家长随意打孩子耳光、抛接孩子,或者孩子自己剧烈蹦跳、猛烈转头或摇头,造成头部的剧烈摇晃,就有可能诱发寰枢关节半脱位。
此外,当小儿发生感冒、继发病毒性或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寰枢关节周围组织可受牵连,出现充血、水肿、渗出,引起韧带松弛或痉挛,从而导致关节失稳、脱位。如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在组织充血、水肿的基础上,韧带附着更松弛。据统计,寰椎关节半脱位的患儿中,脱位前有扁桃体炎、咽炎或颈淋巴结炎的占68%之多。可见,小儿颈椎半脱位与细菌性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有人将这种脱位称为“炎症性”或“充血性”脱位。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体的脊髓通行于椎管。在寰枢椎构成的椎管中,通行着最高位的脊髓。当寰椎发生前后移位,使椎管周径小于10毫米时,可压迫、损伤此处的脊髓,引起四肢瘫痪、呼吸麻痹,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严重后果。体操运动员桑兰的瘫痪,就是颈椎损伤造成的,当然她是严重的外伤所致。好在寰枢椎构成的椎管前后径较宽,小儿平均为22毫米,当寰枢关节轻度脱位时,椎管周径虽然可变小,但不压迫脊髓,因而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家长不必为此惊慌失措,但也不可麻痹大意。
那么,这种“炎症性”或“充血性”颈椎脱位有些什么特点和表现呢?一是颈枕部突然发生疼痛,可与感冒症状同时出现,也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2周。如果发生在早晨起床之后容易误为“落枕”;如果发生在白天做游戏或剧烈运动之后,容易误为“扭伤”。二是头颈向一侧歪斜,不能做摇头或点头动作,稍活动一下颈部就会出现剧烈疼痛。三是颈枕部多可触及肿大且有压痛的淋巴结,以及有扁桃体肿大、咽喉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发热等。
为了预防孩子发生颈椎半脱位,应及时治疗感冒,防止继发感染,对体质差、颈部肌肉瘦弱的儿童,要加强护理,患病期间不要做剧烈的游戏活动,不可突然打孩子耳光,避免头部剧烈摇晃。一旦发生颈椎半脱位症状,家长千万不可盲目用手推拿、捏颈或旋转,否则可能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去医院进行X线摄片,如确属脱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用颏枕吊带做持续牵引,数日内即可自行复位。对反复发生颈椎脱位的小儿,在复位后可用颈围做支持固定,以巩固疗效,防止再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