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消灭、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是治疗乙肝的根本目的。检验这一目的是否达标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血液化验;一是通过肝组织学检查。血液检查只需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即可;而肝组织学检查则需进行肝脏穿刺。反复地对病人进行肝脏穿刺,取活组织检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却寸步难行。一个患者偶而接受一次肝脏穿刺尚可,而多次反复地进行肝脏穿刺是根本不可能的。
通过血液化验可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项目。人们常说的“转阴治疗”,也就是让这些病毒指标转阴。最常见的是“大三阳”(表面抗原、e抗原及核心抗体阳性)转为“小三阳”(表面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阳性)或是“小二阳”?即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 。过去认为这些指标转阴了,病情也就自然好转了。但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变化形式是极其复杂的。那么,该如何判断、分析乙肝病毒指标阴转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如果病人随着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伴有食欲不振、疲乏、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减轻,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主要的复制指标?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持续阴性,则表明病情好转。如果病人在病毒指标转阴的同时伴有疲乏劳累、腹胀、纳差、面色萎黄、肝掌、蜘蛛痣等病症,且转氨酶、黄疸反复升高,白蛋白下降明显,球蛋白上升等,则揭示病情加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说明病毒指标是由病毒变异造成的。病毒变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异的后果也是相当复杂的。病毒变异本身说明病毒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生物体,它并非那么容易被消灭。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因此,乙肝病毒转阴未必是好事。乙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大可不必一味要求病毒指标阴转,而应首先强调肝功能的长期正常及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