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出台,现在大多数医生在治疗乙肝时都要考虑抗病毒治疗。那么,抗病毒治疗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指南》里有诸多表述,最难以让人们记住的,还是乙肝的评价指标太过复杂。而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抗病毒药物何其多,大说有两大类,产品7、8种,实际运用时,还有诸多仿制和近似药物……
过去,人们说大三阳,小三阳。很多人就常说不清其中某一具体指标的变化,不知道“三阳”里的某个指标到底有什么含义,即使是医学生,也经常背错了那些指标之间谁阴谁阳代表的不同含义。现在,加上药物应用中对各指标作用的强度的差别,又要区分不同药物的利用价值,似乎,在原来的基数上还要算上很多倍的工作量。计算,成为乙肝治疗中最为繁杂的必要步骤。
首先,要搞明白抗病毒药物的大的分类
一 干扰素,它分为常规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前者基本上每天都要注射,后者多为一周注射一次。
如果单纯就是给药频度方面的差别也就罢了,可常规干扰素在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在疗效方面有些差别的,临床大夫常常要不断去摸索究竟是哪个厂家的产品更好一些(当然,也不排除回扣多一些),总体的报道来说,长效干扰素与常规干扰素的疗效差别不大,耐受性高一些,耐药性也几乎差不多。而长效干扰素也有很多不同产品,如2a、2b之类的,他们的各项研究报告肯定能分出在某些细微之处的差别来。但这些差别究竟有多大意义,还真不知道那些讲解的专家是怎么来理解的。
另一大类就是核苷(酸)类似物了,目前国内已经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四种药品上市。其中阿德福韦的生产厂家有10多家,主要是化合物晶型方面的一些差异造成的,疗效据说也是在某些指标的细微之处有差异,但能否影响大的治疗终点结果,还不好说。其他产品的生产厂家都有限,专利控制面比较宽吧
不过,还没有将更为复杂的降酶、保肝药的应用以及各种中药方剂和某些辅助治疗的中成药计算进来,要不然,每个治疗肝病的医生都应该配备一台可以智能计算的计算机在办公桌上了,一输入病人的各项检测指标和相关数据,在结合不同报价、不同厂家的不同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将不同病情阶段患者的感受量化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建立方程式进行运算,然后给出一个复杂或者简单的治疗处方来:这时,患者可能才明白,看病还有这样省事的方式……
病人有表面抗原、核心抗原、e抗原等检测病毒免疫特性的指标,自然还有各种相应的抗体需要检测。
还有一些生化指标,诸如AST、ALT之类的,当然肯定少不了病毒学检测,乙肝病毒的DNA水平检测。
与一般的细菌检测直接计算菌落总数容易重复结果不同,病毒复制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很难重复结果,且病毒自身的结构缺陷导致的实验条件与细菌是完整结构的病原体的也有差别。检测HBV DNA水平,是一种折中的检测方法。
还有肝活检、细胞穿刺后进行的各种检查等,当然还有影象学方面的检查,了解肝纤维化的进程变化等。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检查。它们之间的两两关系复杂着呢 。
现在临床上常讲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差异化对待,其实,这些病人还可能表现出年龄、体质、职业、病程、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肝细胞损害严重程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检测了指标,进行了指标间的比较,就可以组织治疗方案了 。
而药物的疗效往往不是全面的,往往只能在某些或某一指标的改善方面发挥作用
还可能面临耐药或者毒副作用的问题。更何况药价、使用方式以及疗程的长短等,都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干扰预期疗效的获得……
治疗慢性乙肝,你不计算,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