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者选取实验所随机购买的三件孕妇防辐射服,一件标价为760元的某品牌银灰色马甲,一件标价为158元的某品牌“电磁波防护肚兜”以及标价118元的一款普通防辐射服。
按照其中标价118元的防辐射服的说明,金属纤维含量为30%、棉50%、涤20%。根据说明书,这款防辐射服在10兆赫至3000兆赫的频率间,检测结果为通过织物电磁波能量被屏蔽均达99.999%以上。
在某知名防辐射服官网上,记者注意到,该网站宣称“体重为1kg的胎儿比体重为50kg的成人受损程度严重50倍。怀孕初期,胎儿不足1kg,受辐射的伤害更大……”
记者注意到,在央视节目中,为证实孕妇防辐射服的“有效”,除了离子球演示之外,节目中还进行了多项测试,包括微波炉前对比测试和单一高频天线对比测试,均强调“防辐射孕妇服可衰减高频电磁场”这一事实。
不过,专家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防辐射孕妇服可衰减高频电磁场”并不能推导出“孕妇穿防辐射服确有必要”这一结论。
杨新村则指出,含大量金属丝的编织物可以有效衰减射频(RF)电磁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孕妇服能够起降低作用仅限于兆赫级电磁波。同时,从来没有证据表明,兆赫级的电磁波,胎儿会比孕妇吸收辐射更多。
“再打个比喻,降压药对于没有高血压的正常人也是可以起到一定降压效果的,但我们都知道你并不需要服用降压药。这和孕妇是否需要穿防辐射服的道理是一样的。”杨新村强调,孕妇防辐射服“能衰减多少百分比”的实验并不能证明其对孕妇或胎儿的健康有效。准确的公众科普中,某种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必然体现在该措施对消除或降低某种危害是否“有效”。
专家:避免商业推手的宣传误区
根据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3年来为北京市民提供的数百次无偿电磁场检测数据,尚未测到一处用电设施周围强度超标。
“防辐射服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必要穿。”达尔问环境检测负责人赫晓霞的观点很明确。
赫晓霞几乎每周都会为北京市民提供无偿的电磁环境质量检测。“从2009年开始的检测,至今没有1例超标。检测的最大成果,其实是市民让自己心安。”
“孕妇防辐射服的流行,一方面可以说是商家的误导,另一方面是公众对于电磁环境污染的过度担忧。”赫晓霞认为。
杨新村援引央视该节目中某院士的原话“生活环境中电磁环境是安全的”这一观点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都明确:国际暴露标准中的‘公众暴露限值’对包括孕妇在内的特殊人群是安全的。”
资料显示,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2010导则对“公众暴露”的“公众”术语作了如下明确解释:“公众”是指全部人口。包括所有年龄和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也包括特定的群体或个人,如体弱者、老人、怀孕女工、婴儿和幼童。
“公众通常遇到的情况,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杨新村再度强调,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在环境中,极低频场的存在形式为“电场”和“磁场”,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定义为“电磁场”;非常高频率的电磁波才可称为“电磁辐射”。他表示,把“电磁辐射”这一概念引用到电磁场环境健康领域是不合适的。
面对孕妇防辐射服背后的产业链条和巨大的商业利益,杨新村笑着说:“我不会反对公众购买,起码可以起到心理安慰或者保暖的作用。”
|